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068|回复: 6

噶陀洛噶仁波切杭州答弟子问题与开示

[复制链接]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0-8-16 10: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福报金刚 于 2010-8-16 10:12 编辑

洛噶仁波切,噶陀寺第八十四代总住持,堪钦法王勒协久丹大师之再来者――上师大宝洛噶活佛,正是以其救渡无边众生的大悲誓愿而重返人间,化现为众生应供之福田、远离生死痛苦的怙主!
  关于上师的应化,莲花生大师在伏藏经典《无上心髓法部本尊吉祥大集会持明授记光明灯》中预言道:“嘎陀金刚火焰法座上,文殊菩萨化现身,手持智慧剑,号称‘勒协',建造讲修院,消除光明中惑垢”。如是印证上师即是大智勇猛文殊师利菩萨之真实化现,住持莲师无上密教的中流砥柱!
  亦如上师前世之大弟子乃灯活佛(又名“察察多吉”)以虔诚之信心而作求加持颂曰:“外如最胜导师释迦佛,内如无死持明莲花生,密秘基位普贤真实怙,无二殊妙化身智慧幢”,等等之文句。可见上师洛噶仁波切早已于无量世前就已成就了无上佛道,只缘为了救渡尚处于无怙痛苦中的父母众生,而自在的幻化于六道中。

问:活佛对杭州的感觉怎么样?
答:杭州啊,感觉非常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么,一直想来,后来就到了。整个感觉非常好,与我的想象没有什么差距。我们(噶陀)地方偏僻,跟这里很不一样。
问:反正在噶陀是不会看见像杭州这次的台风和洪水的。
答:这个是第一次看到。
问:杭州也是40年没有遇到过的。您知道么,您是和台风同时到达杭州的。
答:哈哈,是的,(上海那边)都说今天不要去,有台风。
问:挺好,台风也把您留下来了。
答:其美堪布在噶陀待了有5、6年了,闭关了3年,去过台湾,在印度3年,在新加坡待了9年。(今天他做我的汉语翻译),大家都随便点,呵呵。
问:随便点吧。。。虽然我自己也还是有点紧张的。
答:我紧张,你们不用。。。哈哈!
这次我们是先去了北京,然后是新疆,喀孜尔那边有千佛洞。。。这次我们出来的主要原因就是带小活佛邬金千秋如意宝(洛噶活佛上师的转世)出来走走,因为他基本上一直在噶陀寺,这次带他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特地安排从成都到北京的行程,北京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小活佛)到了五台山朝圣,我们则去了乌鲁木齐,后来到上海会合,现在来到杭州,就这样。
问:这是否也是小活佛的一个学习过程?
答:也可以这么说,算是一次参观大城市之旅吧。小活佛算是第一次出来(江南),几乎除了成都,其他城市都是第一次。
问:小活佛今年几岁?
答:用汉地的周岁来讲差不多是18岁。。。
问:那么这次出行,对比噶陀和这些城市,或者说高原和平原,差异在哪里,有怎样的感受呢?
答:噶陀应该是一个还没有被城市化、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吧,噶陀是我们藏传佛教一个很传统和古老的寺庙。。。这里所有的建筑全部按西藏传统的寺庙建筑风格来修建,比起当初(噶陀)开放的时候来说,外在变化很多。总体来讲完全跟现代城市的建筑是两回事,所以说整个(环境)差别是很大的。
问:请教活佛,对于当今社会上人们的心态是怎么看待的,或者说你们认为现代都市人最缺失和需要的是什么?
答:站在一个长住寺庙的出家人角度来看,当今世界这样的变化,我们虽然见得没有城市里的人多,但是(我们明白)大致这样一种变化是必然的(趋势),对于这方面,我们并没有很大的好奇心。所谓物质世界的发展,甚至可谓一直在进步,其实跟佛学里谈到的变化论(的方向)是相吻合的。你刚才问到“需要一些什么......”,我们物质方面越来越丰富了,但是心灵可能就越来越空虚。那么空虚的部分就需要用佛法“知足”的理念来满足,否则在商业化的社会大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很多可能就演变成恶性的竞争。好比你有一辆宝马,别人可能就想要更好的,奔驰,法拉利......其实都不一定非要不可的,也就是竞争心在作祟,心灵的竞争,彼此之间的不平衡被激化之后变成了恶性的(竞争心态)。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在背后主使我们的就是“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就是说“我要怎样,我要什么......”,一切都以“我”字为中心,那么人会变得非常自私,之后可能就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唯一改善(这种状况)的方式的就是寻求净化我们心灵的佛法,达到“知足者常乐”(的境界)。
问:既然佛法旨在净澈人的心灵,很多人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也很想真正感受佛的力量存在,怎样才能引导人们去感受这股力量?
答:(以)一种信仰(的方式)吧。信仰来自我们对佛祖释伽牟尼产生的信心,(对)他所宣扬的真理,即佛法(产生绝对的信心),就如同常人所说的“心诚则灵”,(由此)心里面就产生了力量,在精神上就起到了平衡的作用。一个外教徒,根本不相信佛的存在,自然也不可能相信佛所讲的佛法(信心也就无从谈起)。对于我们来讲,有了这样一个绝对信心,消除怀疑的烦恼,力量自然而然就会因被充实而产生。
问:看来这股力量还是与每个人内在的信心有关。
答:对,没有信心的建立,不管怎样的道理、事物都不可能成为你精神和思想上的动力。满怀信心,信心才能化作动力。所谓的获得加持也好,力量也好,都是来源于我们的信心。
问:很多人说看到了“神迹”就感受到佛的力量,那么“神迹”是有存在的吧?
答:所谓的“神迹”就是我们佛教中说的神通,那是有的。不一定非得修佛才会有,因为这都不是真实的,它是一种咒语的力量,你修持就会有,不修持就会慢慢消失。在古印度就有这样的成就,并不是说只有佛教才有,其他的外道经过下苦工夫,也能达到“飞天入地”等等神通。但这跟真正意义上的“成佛”,是毫无关联的。(神通对修行)也许可以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却不是“究竟”的东西。人总是会“少见多怪”的,通常对没有见过的东西产生好奇。就好比魔术师在表演中化显出来的现象,在不明究竟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对魔术师来说只是一种“骗术”(技术)。这些都是不切实际,不真实的东西。在佛教里我们不提倡也不过于注重(神通)这方面,过于重视它的时候,会误人误己,不会产生实质的意义,还可能会误导很多人。也就是说不要把它当作太真实。
问:除了出现在人身上的神通,还有比如“天上降五彩祥云”这些现象,怎么解释呢?
答:这个也是自然景象的体现,就像在你们这边难看到彩虹,但是在我们西藏,是经常会出现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地域环境的差异)。。。当然在特别的时候出现特别的景象也有它的特殊所在,也就当作一种好的征兆就够了。不要把它太神化,否则太执著(于此),好的背后肯定是不好,好与坏总是相对的。佛法里面也讲要淡化甚至破除心中这样的想法。这个就是“二元”, “二元”都是相对的。问:从活佛的角度来看,藏族和汉人对密宗的认知和学习,有什么不同呢?
答: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别是比较大的。西藏人几乎可以说是全民信佛,(这种信仰)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传统风俗,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藏人,从生下来就受到风俗环境的影响,可能你问他(她)三宝是什么,他(她)未必答得出来,但是他对佛的诚心(已然)就是存在了......对于汉族人来说,过去的汉地其实也是一个佛教大国,后来因为特殊时期,造成了一种信仰断层,以致现在的年轻一代有信仰的特别少,当然其中也有慢慢建立信仰的......

    要在真正学佛之人中,要区分哪个虔诚,很难。我在这边的汉地弟子中,诚心向佛的也非常多。一定要说不同的,可能就是各自具不具足住因缘,或者根基的好坏等等差异,但整体来说信佛都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差别。
从佛教本身的角度来讲,藏传佛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完整的佛教体系,而南传的只有小乘,北传(中土)的小乘、大乘都有,但是缺少密乘(即金刚乘)。而现在整体来讲,接受藏传佛教的人比较多,原因是藏传佛教的完整性和随缘性,所以相对较受欢迎。
甘孜州的统战部、佛教协会也曾问过我这类问题,说为什么我们的信众越来越多,特别是女众出家当尼姑的也特别多?我也是用上述的方式来回答的。而且,作为一个出家人,并不是说你想出家就能出家了,如果只是为了出家而出家,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最主要的是那些要出家的都是已经在生活中各方面都看穿了轮回之苦,即所谓看破了人生的诸种痛苦,建立了一种对轮回的出离心、厌离心......也看透了世间的种种快乐(亦包括男女之快乐)......当真看淡了这些欲望之后,也才可能真正向往出家人的生活。当然出家并不仅仅针对个人,对个人来讲是可以破除现世的烦恼。然而整体来讲,特别是对于一个大乘的出家人和修行者来讲,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普渡更多的众生。
问:一切的快乐和痛苦都与自己的心有关,那如何能把心放下,真正做到静心呢?
答:这个要透过学习来净化。让你真正明白自己处在轮回之中的痛苦,然后看淡、看破这一切,之后你的心自然会慢慢静下来。佛法里面讲:闻、思、修,透过这些学习观察我们的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报应......等你对这些都有了深入了解,也就不难有透彻的认识。毕竟我们的人生十分短暂,如果被欲望困扰一生,什么都做不成,反而造了很多恶业,那将是可惜的。所以看透看破之后就利用这短暂的人生往解脱轮回苦海的方向走。
问:刚才我们讲的是解脱烦恼、静下心来的出世心态。那么当我们修为到这样的心境之后,又怎么再继续投入世间继续生活呢?
答:你的意思是指用出世的心态来入世实践?
问: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答:有了出世心态再入世,是肯定会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比方说过去很多人经营公司,赚钱都是为了包装自己,让自己过得更舒适,更好的生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有一天)当你发现这一切其实都是痛苦的来源时,比如现在很多在家修佛的居士,已经知道企图以金钱在数字上的增加来获取满足感,是达不到的。于是拿出更多的心思来帮助他人,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而去发展现有的公司,也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现在以“众生”为中心,从经营运作的思路上都必然会有很大的变化。
我们的很多痛苦都来自于自身,我们贪心,比方说你要对你的家人好,对你的妻子好,对你的小孩好,其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附加而来的心灵负担。如果他们过得不如意,你就会产生更多的痛苦,带来很多消极的东西;或者因为别人来伤害你、你的家人时,你对那人产生了嗔恨心、敌意,那就是所谓的“贪”与“嗔”了--这是由于一个过分自私的心态而得来的。
当然我们也离不开众生,从佛法上讲,你要令所有的众生平等。平等起来之后要按佛法中的“四无量心”最后讲舍心,舍什么?舍爱,舍憎,(最后达到)平等心,建立这样的平等心付出给众生,可能你因此获得的快乐,与肉体上的短暂的快乐是无法比较的。所以有很多人愿意去帮助更多人,就是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需要和满足。从自己的角度讲,我们对他人付出的(产生的)快乐,远胜过肉体和物质上所有欲望的满足。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透过学佛,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的原因。

法界金刚 发表于 2010-8-16 19: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清泉 发表于 2010-9-9 10: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初地菩提居士 发表于 2010-9-10 17: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n123 发表于 2012-7-8 10: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修心1 发表于 2014-5-5 15: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如意足 发表于 2014-6-2 1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5-17 00:43 , Processed in 0.0405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