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213|回复: 3

【推荐】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复制链接]
法界度母 发表于 2009-10-20 17: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底峡,是中国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之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他是社护罗国(即今孟加拉国)人。他的父亲就是当地的国王,名叫善祥;他的母亲名叫吉祥光。这位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莲花藏,次子叫月藏,幼子叫吉藏。长子继承王位。次子月藏当受具足戒之后,取名吉祥燃灯智,也就是阿底峡尊者(阿底峡是人们对他的一个尊称。后人对这个称呼的解释很多,但多不可置信。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字诂》引宗喀巴和《迦当教法史》的说法,是有“卓越,优胜”等义,由此推测,这个名称当系由梵语转来)。              


一、效学先贤·反思自我
1、先贤舍身求法·我当视法如命
【认识】:阿底峡尊者的故事中,我们要学习的,要领会的,要把握的跟我们有关系的,需要借鉴的地方很多。
【启示】:
——首先这种精神,为法忘躯的一种精神,就是把佛法看成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把佛法当成比自己的头颅还重要。
——过去汉地很多法师到印度求法,“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也可以说是一种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精神。
——由此可知,我们要听闻到佛法是多么不容易。


2、凡圣有别·自我省思
【对比反省】:
◎ 圣者:
——阿底峡尊者那么小就那么如此有善根,他学了那么多,懂得那么多,依然还是孜孜以求。
——在圣者位的时候,他可能一就不是一,一可能就是一切,一切也可能就是一,也就是他理能够贯通万事万物,理能够贯串万法。
◎ 凡夫:
——我们学了一点就够了,就不想学了;学了一点,自己就认为说好像都比别人要好;学了一点,好像就是说自己就不需要再去学别的东西。
——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你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就是三;


【认识问题】:我们理悟不透,理悟不通,那我们反而就变成了一种执着了。

二、体悟佛法内涵·去除邪妄分别
1、 认识学法目的·领会上求下化
【目的】:

——无论闻思也好,无论听闻也好,我们听了佛法到内心里头,目的是要破烦恼,破无明,
——要让内心越来越清净,内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有智慧,对外在人事物的观察越来越强,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敏感,内心的力量也越来越强。


【衡量】:内心的力量强不强在哪里去体现呢?

——就是人有没有包容心。
——也就是说,我们内心里面到底能够装多少人?我们内心里头到底有多少人?


【认识】:菩萨道上求下化
◎上求佛道:

——这个佛法从哪里来呢?三宝、佛菩萨,所有的善知识身上来。
◎下化众生:
——那么这个佛法到我们身上以后,我们要把它用出去,用到哪里去呢?
——要用到有情的身上去,当然也包括了用在自己的身上,同时,也用到别人身上,这个佛法才是有用的。


2、破邪执·立正见
【破邪执】:
——不是说,这个佛法到我身上,我们对佛法有一定体会以后,我们会怕人家知道。
——我这个佛法被你知道了,好像我就少了一样什么东西,不让你知道,这本身都是不对的!


【立正见】:
——六度里头,财施、法施、无畏施,那佛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主动就要让人家知道。
——反过来说,众生需要什么佛法,我们都能够很善巧地告诉他,他需要听什么道理,我们都能够契理契机,能够做最相应的一种引导。


三、纳法成业·对境练心·安住当下·清明觉照
1、省思修学问题·把握学法要义
【问题】:

——我们学佛法时间久了以后,为什么会觉得越来越茫然,越来越没有头绪,
——好像说越来越没有得到一样,这些都是我们学的方法有问题,或者说我们发心有问题。


【认识】:学佛法是培养内心的一种力量,只有不断去使用,不断去用法,不断去造作。

【领会】:纳法成业
——法纳到心里头,心里头又通过身、语的造作,它才会变成业;
——如果没有通过身、语的造作,那我们把法领纳到内心,它仅仅是一个思业;
——通过身、语的造作才能够变成身、语的业,然后才能够感果。


2、破除邪见·实践佛法·静之境界
◎【思考】:假如我们听了一句佛法,就坐在那里想,能不能想得清楚呢?天天坐在那里想,是不是越想越清楚呢?


【认识】:
——它要去实践!
——所谓实践就是要去面对境界。


◎【邪见】:面对境界时,内心就会乱,做事的时候内心就会乱,面对境界的时候佛法也提不起来。
【思考】:你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有没有面对境界呢?
【认识】:
——房间里有东西,这些也是我们看到的境界,甚至房间里空无一物。
——不可能说没有境界。有没有境界都是在我们内心。


◎【自省】:
——我们在静的时候 ,能不能真正静下来呢?
——静的时候,我们内心是一个什么状态?是一个什么境界?
——我们有没有那样子的体验?有没有真正的体验?
【体悟】:什么叫做静呢?
【邪见】:
不是说我们真正不去面对境界,真正去远离境界叫做静、叫做定。
【正见】:静跟定的功夫,是我们缘到什么境界的时候,内心不会乱,内心不会昏沉,不会散乱,不会掉举,不会起各种各样的烦恼。


3、觉照自心·体悟寂静·自觉觉他
◎【问题·对治】
——我们因为看到了,听到了,思考到的许许多多不同的事物,内心非常容易把握不住,
——所以需要缘一个非常专注的境界,让我们内心寂静。


◎【体悟·自省】
·【寂静】
——就是对我们的起心动念能够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也就是常常讲的明察秋毫,
——知道“我现在是起什么心?动什么念?下一个念头会再起什么?”都非常清楚,觉照的功夫都非常强。
·【自省】
——假如我们没有觉照的功夫,没有自我觉察,自我约束,自律的精神跟功夫,那都是没有在佛法上面有用功的表现。
——没有自觉自律的行为,都是同佛法有距离的,甚至相违背。


◎【自律·觉他】
·【反省】:
——我们没有自觉性,我们怎么能够去觉悟他人呢?
——我们没有自律的精神,我们讲出来自己都做不到,别人能够会去做吗?不可能的事情!
·【认识】:
——佛就是觉悟,首先是自觉,才能够去觉他,
——然后自己和别人都圆满了,成佛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思维】:自律表现在哪里呢?
——你觉了以后,行为有规范,就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是非常清楚的。
——在这个时空因缘下,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清楚,这样才会有成就。
·【破斥】:
——不可能说,我们等在这里最后就有成就了,
——我们没有去造作实在的业,没有去勇猛精进,不断去努力,结果是很小的,甚至没有结果,这是肯定的!


四、认识缘起特质·把握无常规律
◎【缘起·特质】

——缘起的道理就是不断重新组合,就是越组合越好,越组合越清净,越组合越大。
——所谓缘起法,它能够改变,它是无常、它是变化的。


◎【对比·思维】
·外道:主宰法,认为什么人,什么神能够来主宰万物。
·佛法:不同于外道的地方就是缘起法,不是主宰法。


◎【无常·规律】
——因为无常变化,所以我们才能够断烦恼,我们的烦恼才能够把它断掉。
——如果不是缘起法,如果不会变化,那么烦恼永远是烦恼,菩提永远是菩提,凡夫永远是凡夫。
——因为一切法都是无常、无我,都是会变化,在这样变化的过程中是有规律性的,它不是杂乱无章的。
·【认识】:
——我们顺着好的方面去走,顺着觉悟的路,顺着菩提的次第的大道去走,就是对的。反过来就是错的。
——这些点,我们内心里面要越来越清楚去认识。
·【问题】:
——我们认识不到,认识不来,可能学得越久越迷茫,就是法不入心,不能纳法成业,不能了解到法的真正的意涵是什么。


五、了知业果·破除邪执·至诚皈依·如理种因·净修其心
1、佛陀度众生·宣说善恶法
【认识】
——佛陀讲了很多佛法,他告诉我们怎么做能够到达目的地?怎么做能够非常快速的成佛?
——怎么做会到地狱里头去?会变成牛马,到畜生道里去?
——怎么做后世还能够成为人?
——这是什么因?什么缘?什么果?什么报?
——什么情景,正报是什么?依报是什么?
——为我们描述的非常的清楚,对所有业果的原理,世间的业果,出世间的业果,凡夫的业果,圣者的业果,和盘托出,完完整整,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


【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断恶修善,其目的就是让我们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

2、破除邪执·树立正见
【邪执我见】:

——好奇我的前生是什么呢?我的后世是什么?他人前生是什么?后世是什么?
——我是什么因感什么果?我怎么做能够趋吉避凶?
——怎么样子能够少受一点苦?怎么样子能够去掉一些灾难?

【破邪见】:
——这个凶怎么能够避呢?避它怎么能够避得了呢?消灾免难,趋吉避凶,毕竟都是因果。
——这好的事情,我们自己不努力,怎么能够得到呢?这不可能的事情。
——不是说,我们相信了佛会帮助我们,我们就可以不管。
——如果我们仅仅把佛当成一个会保佑我们,会让我们得到好处,会给我们很大的利益这样一个对象,无形当中把佛混同于神。

【认识】:
——不能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但毕竟跟佛陀告诉我们这些佛法的内涵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佛陀告诉我们这些佛法,他不是让我们去生好奇心,也不是让我们去趋吉避凶。
——我们所作所为要符合趋吉避凶,消灾免难的要求和规范,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趋吉避凶。
——对业果的道理真正通达以后,那么我们才能够真正消灾免难,趋吉避凶。



——我们对佛法的认识要非常得清楚,然后佛法到底是什么?跟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学佛法,到底为了得到什么?
——不然的话,一年、二年、三年、四年,甚至多少年下去,依然对佛法还是很陌生很遥远。
——长期观察,大部分人学到最后没有主宰,没有主见了。


3、至诚皈依·深信业果·如理种因
【皈依内涵】:
——皈依它不同世间,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杂染的,是世间法,
——所以我们人要完整的,完全的皈依三宝。


【信业果·种正因】
——皈依以后,相信业果
——我们要相信业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业果?什么因感什么果?
——我们要得到的果,我们就要去种那个能够得到这种果的因;我们不想得到的果,我们就不能去造作会感那种果的因。
——我们要得度,要想解脱生死,圆满佛果,就要种下得度的因,
——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佛菩萨的度化,也就是说,这个因要我们自己去种。


【破邪见】
——我们一方面要想得到佛果,一方面我们又要去造作堕落三恶道的因,然后这样一个难题,让这样一个不切合实际的问题,请佛菩萨去解决这是不对的!


4、对境三宝·净修自心
【如理认识】:
——皈依三宝,我们信心培养起来,只要有信心,自然而然我们就去亲近。
——把佛法在内心扎根,我们的烦恼就驱除了。
——佛法的力量升不起来,善法升不起来,我们心里面肯定都是恶法,
——这恶法对现在、对未来都是有极大的过患,这是肯定的!


【借境修心】
——所有外在的佛菩萨,三宝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境界,作为我们缘法的一个对象去修;
——就是要靠很强大的善法的境界,清净的境界,才能够有办法让我们内心里边的这种黑暗,这种烦恼去掉,也可以说借这个境来修我们的心。


【如理思维】
——假如我们对这些清净的境界观过,本身就说明我们内在的障碍、无明已经非常严重了。
——所以我们要这样子去认识问题,去认识自心。


——我们一定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根据道次第去做,去修。
——学佛法就是一步一步来突破我们内在的无明烦恼的尘垢,智慧光明一分一分增长。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0-20 22: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法界金刚 发表于 2009-10-21 22: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阿底峡尊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静 发表于 2012-11-26 10: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5-21 09:34 , Processed in 0.0507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