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楼主: wlxg20130220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复制链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阿难亲见弥陀如黄金山,德相端严。及彼土种种清净庄严,皆昔所未见。故云「得未曾有」。复闻十方佛赞,生希有心,发起大愿,愿生极乐。正表阿难当机,契会圣心,故发愿求生。乃曰:「我亦愿乐生于彼土」。世尊答曰:得往生者,皆已于无量诸彿,亲近供养,事奉学习,广植德本,正如《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今者,「汝欲生彼。应当一心归依瞻仰」。「归依」即皈依,「瞻」者瞻望,「仰」者崇仰,「归依瞻仰」寓礼佛、观佛、念佛、忆佛诸义;亦涵天亲菩萨五念之旨。五念者:一礼拜,二赞叹(称名),三作愿,四观察,五回向也。要之一心称念六字洪名,即总摄五念妙门。一心者,清净心也。又如《阿弥陀经》六朝襄阳石刻本云:「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是故阿难一心归依瞻仰,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亦如诸已往生者,曾亲近无量诸佛,植众德本,故必能满往生之愿。
  作是语时,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极清净故。于此世界所有黑山、雪山、金刚、铁围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譬如日出,明照世间。乃至泥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我土导师正作语时,彼土如来,掌放光明。正显释尊劝往,弥陀接引。两土两佛同心同德。佛光普照一切佛国,表弥陀普摄十方凡圣悉令往生。因佛光加持,会中大众,皆见十方佛国,如在一寻(八尺)之地。弥陀光明,光中极尊故云「殊胜」。所以殊胜者,盖因「极清净故」。故于此界一切山河境物,例如「黑山」又名黑岭,乃山名,见《西域记》及《慈恩传》;「雪山」梵语Himalaya即喜马拉雅山,山顶常年积雪,故名雪山;「金刚」、「铁围」皆山名,详见第十一品注,如是一切「无不照见」。
  下以日为喻。日出暗消,无论「溪谷」等「幽冥之处」(指深谷极暗之地),及「乃至泥犁」(即地狱),悉皆开辟明现,故云「悉大开辟」。且一切诸物「皆同一色」。「一色」者,准《观经》说,悉皆金色也。如《观经》第七观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又第八观云:「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第十五观云:「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又如《七佛神咒经一》曰:「其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作金色。」又如《法华》放光现瑞时,「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进言之,则「一色」者,表万法一如也。于佛妙智光中,悉显清净本体。差别相泯,唯露真实。是故「皆同一色」。
  下复以劫水为喻。「劫水」者,三灾之一,指坏劫时之大水灾。地下水轮之水涌沸。大雨如车轴,第二禅天以下,尽被淹没破坏。「滉漾」指此大水无有涯际,无岸无边。「浩汗」者大水无际貌。(此句经文,可考《文选》中潘岳之《西征赋》:「乃有昆明,池乎其中,其池则汤汤汗汗,滉漾弥漫,浩如河汉。」)《唐译》云:「譬如大地,洪水盈满,树林山河,皆没不现,唯有大水。」大水喻佛光,树林等喻「声闻、菩萨一切光明」。例如星光,于月朗时,星光不现,故云「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明」指明朗,「耀」指照耀。「显」指明显,「赫」指显耀。(乃火盛炽貌,亦即赤色鲜明貌。)
  此会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相好光明。声闻、菩萨,围绕恭敬。譬如须弥山王,出于海面。明现照耀,清净平正。无有杂秽,及异形类。唯是众宝庄严,圣贤共住。阿难及诸菩萨众等,皆大欢喜,踊跃作礼,以头着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
  「此会四众」,大比丘众万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复有普贤、文殊、弥勒、十六正士与贤劫无量无边一切菩萨。诸天梵众乃至「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悉是会众。「皆见极乐世界」,表与会者,人人皆见也。此界四众弟子合为二万人,皆是血肉之身。人人皆见极乐世界,此乃为当时及未来一切众生证信也。且此殊胜希有之瑞现,遍载五译。《汉译》曰:「阿难、诸菩萨、阿罗汉等,及诸天帝王、人民,悉皆见无量清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国土七宝已。」《吴译》同之。但以阿弥陀代无量清净。《魏译》云:「无量寿佛威德巍巍,如须弥山王,高出一切诸世界上。相好光明,靡不照耀。此会四众,一时悉见。」又「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悉见无量寿如来。」《唐译》曰:「彼诸国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悉见无量寿如来,如须弥山王照诸佛刹。时诸佛国皆悉明现,如处一寻。」《宋译》云:「尔时会中芯刍、芯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药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皆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及见无量寿如来,声闻、菩萨围绕恭敬。譬如须弥山王,出于大海。」五译同申,足证确自原经,决非传译有误。当时会众即见极乐依报种种庄严,又睹正报阿弥陀佛,功德巍巍,相好光明,圣众围绕。「譬如须弥山王,出于海面。」须弥山全称为须弥庐山王,乃十山王之一。此山非世间土石,纯是四宝所成,故云「无有杂秽,及异形类,唯是众宝庄严」。正报光明无量,故云「明现照耀」。依报「宽广平正」,「清净安隐」,故云「清净平正」。「声闻、菩萨围绕恭敬」,故云「圣贤共住」。
  「阿难及诸菩萨众等」,阿难当机,故首云之。「及诸菩萨众等」盖指菩萨、声闻、天人等等诸众也。蒙恩睹瑞,欢喜踊跃,故皆五体投地,至诚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三藐三佛陀」,旧译正遍知,新译等正觉,乃佛十号中之第三号。故「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即六字洪名也。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忧恼,莫不解脱。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钟磬、琴瑟、箜篌乐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诸佛国中、诸天人民,各持花香,来于虚空,散作供养。
  上段经文复明弥陀第十四「触光安乐愿」之成就。愿文中「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即此处「睹斯光者。。。。。。。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又《光明遍照品》云:「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故今云:「蜎飞蠕动,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忧恼,莫不解脱」。钟磬、琴瑟、箜篌等等乐器,毋须弹奏,自然发声,故云「不鼓自然皆作五音」。十方天人来散花香,皆表殊胜快乐之象。
  经中详谈见佛、见光、见土等等瑞相。或以此有着相之失,惜彼未知净宗之妙,端在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故不必拨相求道,离事见真也。且此经纯是《华严》事事无碍境界,一花一香无非帝网之珠。一一圆明,一一胜妙,一一皆是一真法界之全体。圆明具德,不可思议。
  尔时极乐世界,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以佛威力,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彼见此土,亦复如是。悉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
  「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见前注。极乐不离自心,理也。「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事也。理事无碍,故十万亿程,即在目前。故《观经》云:「阿弥陀佛去此不远。」会众诚感,佛力加威,净秽两土,互现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彼土圣众,皆见此界释尊,于会众中,说此「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阿弥陀经》谓此法门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末法众生情执深重。于此最极圆顿、一乘了义、究竟方便之妙法,不能信及,反生疑谤。是以本品礼佛见光,此世界中二万人,亲见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亲闻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为作证明,令生正信。欣乐愿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皆获四悉檀之益。今仰体圣心,傍引数经,以证极乐妙有,免堕偏空。(一)《观经》云:「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二)《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时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如来会中,所有诸菩萨摩诃萨(一万二千人),芯刍(二万人)、芯刍尼、优婆塞、优婆夷、梵王、帝释、护世四王并余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悉能见彼极乐世界,及见无量光如来。菩萨、声闻大众围绕。光明炽盛,如妙高山。」(三)《十往生经》云:「佛告山海慧菩萨:汝今应当起立合掌,正身向西,正念观阿弥陀佛国,愿见阿弥陀佛。尔时一切大众,亦皆起立合掌,共观阿弥陀佛。尔时阿弥陀佛,现大神通,放大光明,照山海慧菩萨身。尔时山海慧菩萨等(包括一切大众),即见阿弥陀佛国,所有庄严妙好之事:皆悉七宝、七宝山、七宝国土;水鸟树林,常吐法音,彼国日日常转**。」以上皆证当时印度人民,或数以百计,或以万计,亲睹极乐依正庄严。西方有世界,有佛阿弥陀,此两有字,应深着眼。
  总之,本品具四悉檀:(一)极乐依正现前,是世界悉檀。确显妙境,令众欢喜,生欣求心。(二)阿难大众,欢喜作礼,称念圣号,是为人悉檀。令生善故,持名往生是善中之善故。(三)破疑生信,是对治悉檀。疑根未断,即是罪根。信力圆时,全成佛力故。(四)心佛不二,妙感难思。事理不二,妙境现前。是第一义悉檀。圆彰性具,令入实相故。如《无量寿起信论》云:「右明无量光明遍照一切。极乐娑婆,同一法界。本无彼此,安有东西。山河大地,皆是众生目眚所成。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无量光明,普周尘刹。三涂六道同时解脱。不独阿难以佛威加被,得见佛身,及诸依正,即今末法众生,但能入此法门,不离当念,疾得见佛。《华严经》云:“诸佛一似大圆镜,我身就如摩尼珠,诸佛法身入我体,我身常入诸佛躯。”是知诸佛众生,本来不二。名为见佛,实无见者。何以故?不可于一体中互相见故。」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本品宗旨,仍是证信除疑。慈氏述见,弥证佛言真实。盖此前极乐依正庄严,唯是金口所宣。现则与会圣众,亲述自眼所见。复睹极乐胎生之众,困于疑城,更明疑惑之过。
  尔时佛告阿难,及慈氏菩萨:汝见极乐世界宫殿、楼阁、泉池、林树,具足微妙、清净庄严不?汝见欲界诸天,上至色究竟天,雨诸香华,遍佛刹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汝闻阿弥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阿难对曰:唯然已闻。佛言:汝见彼国净行之众,游处虚空,宫殿随身,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不?及见彼等念佛相续不?复有众鸟住虚空界,出种种音,皆是化作,汝悉见不?慈氏白言:如佛所说一一皆见。
  阿难结集经藏,慈氏当来下生,故佛以此微妙法门嘱咐二人。
  首示极乐妙严,诸天雨华之象,令作见证。「色究竟天」者,为净居天之一,乃色界天最胜之处,乃证不还果圣者所居之处。不还果梵名阿那含,断尽欲界九品思惑,则不再生欲界,必生于色界或无色界,故名不还果。净居有五天:一、无烦天。二、无热。三、善现天。四、善见天。五、色究竟天。《俱舍颂》曰:「此五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今慈氏菩萨所见诸天散花,重证经文「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所见依报庄严。复证第卅九愿:「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
  次则亲闻弥陀说法,法音宣流,普度十方。此证经文「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及菩提树王「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树王所说,正是弥陀法王之梵音也。
  三见彼国圣众,游行十方,供养诸佛。是证第十一「遍供诸佛愿」之成就。
  四复见圣众念佛相续,是即弥陀本愿之核心。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凡夫发心,十念顿证不退。大士行径,十地不离念佛。是故凡夫念佛而得往生;既往生已,仍复念佛。念念相续,尽未来际。故佛特示大士,令亲见作证也。
  五复令见诸鸟说法,以证《小本》中「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弥勒白言:世尊,我见极乐世界人住胎者,如夜摩天,处于宫殿。又见众生,于莲华内结跏趺坐,自然化生。何因缘故,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有化生者?
  「有胎生者,有化生者」。极乐有胎生、化生二类。「于莲华中,自然化生。」是名化生。「胎生」者,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极乐。于佛五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生极乐国。但于五百岁中,花不开放。处花胎中,不能见佛闻法,故曰胎生。或名边地。《会疏》曰:「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时,人法未成(指尚未成人)。胎言其闇,借此况彼耳。非胎胞中胎生。何以知之?安乐国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实胎生。」疏意为:所谓胎生者,只是疑惑未尽,闇障犹存,未能见佛闻法,故以胎儿为喻。若论其实,一切往生之人皆是化生。并无胎生也。且边地之人虽云处胎,不但无处胎之苦,所受快乐,犹如夜摩天人,在宫殿中。夜摩天乃欲界第三天,在四天王天、忉利天之上,彼天中人时时唱言快哉快哉!可见其中天人之乐,甚矣。
  慈氏见已,复问「何因缘故」有此二生,今既见果,欲明其因。「因缘」者,《会疏》云:「亲生为因,助发为缘。胎化皆藉因缘。故对其果,问其所由也。」又《楞严经长水疏》云:「佛教因缘为宗,以佛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  边地疑城第四十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
  本品明胎生之因,劝生深信,免堕边地疑城,五百岁中,不见佛僧,不闻经法。望西云:「边地胎生,同体异名。」《略论》云:「又有一种往生安乐,不入三辈中。。。。。。。于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安乐国土,谓之边地,亦曰胎生。」可见望西正承昙鸾师旨也。《略论》复云:「边地者,其言五百岁中,不见闻三宝,同边地之难。或亦于安乐国土,最在其边。胎生者,譬如胎生人,初生之时,人法未成。边示其难。胎言其闇。此二名皆借此况彼耳。(谓边与胎皆是喻也。)非是八难中边地,亦非胞胎中胎生。何以知之?安乐国土一向化生故,故知非实胎生。五百年后还得见闻三宝故,故知非八难中边地也。」又「疑城」者,若人于疑心中,念阿弥陀佛,则生极乐边地之七宝宫殿中,五百岁中,不得闻三宝之名。乃疑人所居,故曰「疑城」。如《守护国界主经》云:「若人命终之时,预知时至,正念分明,洗浴着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见佛相好,众善俱现。定知此人决定往生净土。若人念佛持戒无精进心。命终亦无善相,亦无恶相。地府不收,安养不摄,如睡眠去。此人疑情未断,生于疑城。五百岁受乐。再修信愿,方归净土。」可见信愿二者实为往生见佛之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此外更有懈慢国,或称懈慢界。在此土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骄慢之心,不更进而生于极乐,故称为懈慢国。如《菩萨处胎经》曰:「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国土快乐。。。。。。。前后发意众生,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深染着懈慢国土,不能前进生阿弥陀佛国。亿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何以故?皆由懈慢执心不牢固。」准上经义,懈慢国亦属边地疑城之类。
  「不了佛智」者,昙鸾师《略论》云:「不了佛智者,谓不能信了佛一切种智。不了故,故起疑。此一句,总辨所疑。下四句一一对治所疑。」净影、法位、元晓诸师均同上之说,以「不了佛智」一句为总。余四为别。《净影疏》云:「初言“不了佛智”此句是总。“不思”等别。佛智渊深,余不能测,名“不思智”。佛智众多,非言能尽,言“不可称”。于诸法门,知之穷尽。名为“广智”。位分高出,名“无等伦最上胜智”。」唐海东元晓师更于余之四句,配当四智。如《宗要》云:「此言“佛智”,是总标句。下之四句,各显四智。“不思议智”者,是成所作智。此智能作不思议事。谓一念称名,永灭多劫重罪。十念功德,能生界外胜报。如是等事,非其所测,是故名为“不思议智”。“不可称”者,是妙观察智。此智观察不可称境。谓一切法,如幻如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非逐言者所能称量,是故名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者,是平等性智。此智广度,不同小乘。谓游无我,故无不我。无不我,故无不等摄。(其义为:悉皆平等摄受。)以此同体智力,普载无边有情,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是故名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者。正是如来大圆镜智。始转本识,方皈心原。一切种境,无不圆照。是名为大圆镜智。此一智中,有五殊胜:如解脱身二乘同得。如是镜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无等”。是一胜也。如前三智,菩萨渐得,大圆镜智,唯佛顿证,更无余类,故名“无伦”。是二胜也。过于“不思议智”为“最”;逾于“不可称智”为“上”;宽于“大乘广智”为胜,是为第三、四、五胜也。是故名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又《会疏》曰:「不了佛智者,盖疑佛智之不可思议。不悟如来之所以大也。念佛往生,为佛智所建,疑是故,为不了佛智。不思议智者,佛之智慧,深广而不可思议,故云不思议智。念佛往生,为不思议智所立,疑是故,名不了不思议智。不可称智者,谓佛之智慧,众多无量而称说不能尽。故名不可称智。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疑是故,名不了不可称智。大乘广智者,于诸法门,知之穷尽,故名大乘广智。念佛往生为大乘广智所感,疑是故,名不了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者,位分高出,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今此念佛往生,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发。疑是故,云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上之三说互相发挥,《净影疏》简述其要;《宗要》广演其义;《会疏》会归净宗。故并录之。
  经云:「以疑惑心」者,以不能信了佛智,故生疑惑。疑有四意。以下广摄昙鸾、元晓、峻谛,并兼取憬兴等,诸师精意,简化其文字而综述之。
  一者不信「不思议智」,故疑但念阿弥陀佛,未必得生极乐。不知不思议智有大威力,非思量所能及。一切万法无非自力他力。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无量无边。安得以凡夫有碍之情识,疑彼如来无碍之妙法,岂知一面之镜,能现万像。千年积薪,一火烧尽。故至心一念称名,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十念必生又何足异。
  二者不信「不可称智」,不了佛智体绝对待,离过绝非。昙鸾师曰:「不可称智者,言佛智绝称谓(不可称量),非相形待(不相对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应有知有之智。法若是无,亦应有知无之智。诸法离于有无。故佛冥诸法,则智绝相待。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离此四句」。离此四句,即离百非。佛智离四句、绝百非,体离对待,故曰「不可称智。」智不可称,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称也。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于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称智。」
  三者不了「大乘广智」,疑佛不能实度一切众生,复疑一切念佛众生岂能皆得往生净土。故于阿弥陀佛作有量想。对治此疑,故言「大乘广智」。此智无法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也。欲明佛智,无所运载。运载一切,皆入无余,故曰大乘。其所运载,无限无际,故名广智。又于诸法门知之穷尽,故名大乘广智。故能广契群机,悉皆度脱。如来大悲大智,于诸有缘,无不运载而入涅槃。开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义,令诸有情以念佛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故能令念佛众生皆生净土。又世界非有边非无边。亦绝四句。佛令众生离此四句,名之为度。其实非度非不度,非尽非不尽。
  四者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疑佛不得一切种智。疑是故,于念佛往生法门,不能正信,乃感胎生。元晓师意,如是佛智,只应仰信,不可比量。故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如何仰信?应如《起信论》所云:「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决了。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是即「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无所见故,无所不见,如是对治第四疑也。
  元晓师《宗要》复云:「若人不决如是四疑,虽生彼国,而在边地。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推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生彼边地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此论至精至要。如能信如来诸智,是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虚心自谦,仰信诸智,亦得往生,不堕疑城。净业行人当三复斯言,深体虚心仰信之要。
  「若有众生」,「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是为生边地者之行境。「罪福」者,五逆十恶等为罪,五戒十善等为福。不能敬信佛智,尚信罪福因果,而常修礼佛念怫,求生净土。因念佛实为诸善之本,故云「修习善本」。如上之人,信福不信智,信事而迷理,故堕疑城也。
  复有众生,积集善根,希求佛智、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故于往生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然犹续念不绝。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
  以上为另一类生边地行人,信他不信自者也。与上一类,同是信未具足。盖信有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具足六信,方名具信也。本类行人知求佛智。下文「普遍智」等三智,相当于前之四智。勉强言之,「威德广大不思议智」,相当于前之不可称智与不思议智。「普遍智」相当于大乘广智。平等普遍运载一切有情,咸至无上菩提也。「无等智」应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之简。前之诸智见《魏译》。今之普遍智等见于《唐译》。译者开合不同,文笔有异,于是智名乃有出入。而两译所指之诸智实无有异也。于上诸智,能知信求,故云「希求佛智」等。能信他佛,但于自佛,不能生信,于是心是佛之旨,尚有疑情。是为大失。
  《无量寿起信论》论此甚详。论曰:「须了佛智乃至胜智,方名真信。以一切智不离自心。无我,无我所。凡圣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来成佛。不于心外,别有信佛之心。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疾得见佛。若于自心诸智,犹滞疑情,不免心外见佛,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以不契佛智故。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是则了知心量,不涉程途。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是知信他不信自,仍是智短。既无决定智,即无决定信,是以「意志犹豫,无所专据」。信愿不坚,依据不专,但仍能念佛相续,以念佛力及发愿力,仍得往生。但滞边地。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于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
  「是诸人等」,指上述二类往生边地之人。「以此因缘」,以修善念佛、发愿求生之因,感得生于彼国边地,七宝宫殿,宝池莲华,乐如忉利天及永不退堕之果。复因疑惑之过,感得「道止佛国界边」,于其城中不能得出,于五百岁不能见闻三宝之果。此皆唯心所造,业力牵引,不由他故。故云:「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正如《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盖心生种种法生,地狱、天堂、净土、佛国,皆是自心所现。身所趣向,唯是自业所牵。业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生于边地,亦于宝莲池中「自然受身」,故非世间之胎生,而实亦莲花化生。生活快乐「如忉利天」。但于城中,不能出离。所居之处在于平地,不能上升虚空,亦不能随意高大。更有甚者,则于五百岁中不能见佛闻法。「五百岁」者,据《汉译》为「于是间五百岁」。经中云「是间」。又不曰「彼国」。故此「是间」,应指世尊说法之处。是故憬兴曰:「五百岁即此方年数。」即是人世中所指之五百年也。但亦不可执定为此间五百岁。盖极乐品数无量,边地差别亦应无量。如《观经》中下品下生「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是其长者也。又如明代袁中郎宏道居士,以着《西方合论》功德,往生边地。但以智慧胜故,不久即见佛闻法。如经中四十一品所云:「若此众生,识其罪本。。。。。。然后乃出。」故知忏悔断疑,乃出离之关键。时间并非定数。
  「其人」,指生边地之人。「智慧不明」者,愚痴无智也。「知经复少」者,于大乘经典,所知不多也。「心不开解」,垢染深重,故不能心开意解也。复疑虑重重,故不欢乐。以上述种种原因,故称如是人等为「胎生」。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上经文总明极乐胎生化生因果之相。具信往生之人,既信佛智,亦信己善根。外慕诸圣,内重己灵,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佛前莲花化生。光明智慧,功德成就,其如菩萨。反之,心中疑惑则堕胎生,五百岁中,不见三宝等,皆由无有智慧,疑惑所致。是以断疑生信,至为切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锞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本品续劝断疑去惑。初以王子被囚为喻。《嘉祥疏》曰:「转轮王喻无量寿佛。七宝宫殿喻其净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过。金锁喻花不开。褥不异(指饮食衣服,如转轮王)喻于花中受快乐自在。合喻可知。」「层楼」即重楼。「床」者,人所坐卧者。「帐」者,床帐,张施于床上者。「榻」,其用同床,长狭而低者曰榻。「锞」即锁。「妙饰奇珍」者,以奇异珍宝作为巧妙装饰。「幽絷」者,「幽」囚也。「絷」,拘执也。故「幽絷」即今言拘押也。慈氏所答,首云被押之时,无自在乐。方便求出,方得解脱。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若此众生识其罪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亦复如是」,举事以合前喻。「华胎」合「七宝狱」。「不得出现」合「而以金锞、系其两足。」「犹如园苑宫殿之想。。。。。。无诸秽恶」合「层楼绮殿:。。。。。如转轮王。」「不生欣乐」合「小王不乐」。「识其罪本」乃至「然后乃出」合「轮王欢喜,方得解脱」。《净影疏》云:「明胎生者,无余苦事。但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修善,用此为苦。以此苦故,虽乐不乐。」又义寂云:「但望胜乐,劣乐为苦。如欣上者,厌下劣定为粗苦等。虽名为苦,非苦受也。」又望西《无量寿经钞》曰:「问:生边地为是疑心果,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间杂故,令所得果,不得纯净。」
  「若此众生」下,正劝断疑知罪,忏悔求出。「罪本」《魏译》作「本罪」。《会疏》云:「本罪者,疑惑罪也。」望西云:「疑佛五智,谓之本罪,非十恶业等。」「深自悔责」。义寂云:「言悔责者,此省察心,名为悔耳。责,呵责其迷心也。」望西又云:「五百年终,宿障微薄,识其本罪,而生悔责。依悔责故障尽,即到阿弥陀佛所。」又昙鸾师《略论》云:「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当是五百年末,方识罪悔耳。」昙鸾、望西皆谓悔罪得出在五百年末。但《嘉祥疏》有异说,疏曰:「深自悔责,明不必一种。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以上二说亦不相违。五百岁末方识罪忏悔,乃边地人中之多数。不待五百年忏罪得出,乃其中之上根也。「过失尽已」谓过去疑惑之过失,已忏除净尽,然后方得出离疑城,见佛闻法。故知不论五百年中,或是其末,总须宿过全消,方得解脱也。
  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听闻经法。久久亦当开解欢喜。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汝阿逸多: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嘉祥疏》云:「即得者,不隔时义。」谓才出莲胎,立即见佛闻法,不再经历时刻也。「久久亦当开解欢喜」。盖以其人生前「智慧不明,知经复少」,今虽亲见弥陀,耳聆佛训。但以心垢未除,情见犹存,故须多闻薰习,增长智慧,始能信解佛语,故云「久久亦当开解欢喜」。「开解」者,心开得解也。「欢喜」者,闻法契会,自然欢喜也。「亦得遍供」者,即昙鸾师云:「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具诸神通,遍供诸佛,于诸功德,随意修习。具如弥陀本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阿逸多」,即慈氏。释尊重唤其名,以警醒大众,专心倾听。「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至于菩萨何有疑惑,《无量寿经钞》曰:「大乘凡夫名菩萨欤?或是纵说。纵菩萨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当明信矣」。钞意甚谦,未作决断。据笔者意,钞中两说均是,其一者我等虽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实发起菩提心,即是初发心菩萨。《论注》云:「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净业行人,若发如是心,亦即是初发心菩萨。天台谓别教之信位菩萨,如空中之絮,沉浮无定。是故初发心菩萨,实有退堕之患也。其二者,彼谓「纵说」,意谓:纵然真是菩萨,倘生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疑。故此二说并不相违。「大利」者,即经中「真实之利」也。十方婆伽梵,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今者难逢能逢,难闻能闻,而不信受,辜负佛恩,故云「为失大利」也。况此净土法门,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信愿持名,迳登不退。是乃真实利中之最真实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于此不信,永失大利。如《千手经》云:「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中,轮转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是明疑惑「为大损害」之义。反之,则如《十往生经》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观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是明信受之大利。何去何从,祈慎思之。下复明疑谤之大害。该经复曰:「于后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嗔恚,心怀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聋盲喑哑。水肿鬼魅,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堕于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久后得出,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极苦。后得为人,常生下处,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旁引两经,深显疑信虽只在当人一念之间,但所种祸福,悬隔天渊,历劫无尽。故云「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慈氏大士,以无缘大慈,悯念末世中有一类众生,虽亦修善,但不求生西方净土。故发斯问。佛答:此一类众生,缺少智慧,迷恋天人之福,故不愿生。慈氏复云:「不求佛刹,何免轮回」。此有二义:其一者,专指如上之人,妄谓西方之乐不如天界。如是虚妄分别,不求生净土。不知修善之福,虽得生天,但天寿尽后,仍复轮转。其二者,泛指各宗行人,虽能精进修持,但不以弥陀净土为归宿,专仗自力。则难于现在生中,坐断生死,仍受后有,故云「何免轮迥」。
  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狱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
  「佛言」下,更明着相与离相之得失利害。着相修福,难免轮回。离相求生,永得解脱。上段先明着世间福,不出轮回。盖彼等虽种善根,但贪人天福报,不能离相,不求佛慧。「虽复修福,求人天果」,故不能出三界牢狱。「得报之时,一切丰足」。暂享世乐,福尽还堕,后患无穷。命终之后,亲眷虽为之忏罪祈福,修法诵经,欲相救度。但彼之邪见根深,执迷不悟。因「邪见业王,未能舍离」。以邪见故,不生正信,故此邪见实为诸恶业之王。故云「邪见业王」。故「常处轮回,而不自在」。
  汝见愚痴之人,不种善根,但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云何出离生死大难。
  上文所指,更甚前者。前者修善,但求世福,故不能出轮回。此则愚痴更甚。不种善根,反恃世智聪辩,骄慢自大。不生正信,助长邪心。不知世智辩聪,正是八难之一。邪见颠倒,反以为美。如是之人,焉能出离生死苦海。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当生佛刹,永得解脱。
  佛答慈氏,此界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净土者,共有三种。一者贪着世乐,求人天果。二者世智辩聪,邪心炽盛。三者则为「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此三种人,纵能修福,所得只是世间福报。梦幻泡影,转瞬即逝。故「求出轮回,终不能得」也。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中「大福田」者,持佛名号也。因持名是诸善中王,故所种田,方得名为大福田。惜以「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故虽念佛亦不能出轮回。经中三辈往生,皆由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菩提心者,即大智、大悲、大愿、圆融一体之心。「情执深重」即是愚痴,何云大智。「取相分别」则有取舍,何由兴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是之人何能发菩提心。故念佛亦不能入于三辈之中。蕅益大师谓念佛如无信愿,亦不能生,正与此同。再者着相修福,其福有尽。如《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灵峰《破空论》释曰:「以无所住法,住般若中,炽然修行六波罗蜜,而不取相,是故能令少施与虚空等。。。。。。。而众生住于相故,妄自计果计因,观大观小。若能称性而住,不住诸相。譬如芥子中空与十方空,性无二无别。以空非内外、彼此、方隅、形相,更无小空异大空故。无相之福,其福乃大。」又《金刚经》曰:「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又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上引《金刚般若》皆表取相分别之失。故经云「求出轮回,终不能得」也。
  段末谓「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求生净土,永得解脱。众德之本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又「无相」者,谓无色等五尘,男、女、生、住、坏等十相,名为无相。又《涅槃经》曰:「涅槃名为无相。」又《演义钞》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皆彰此「无相智慧」。经云「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乃至「永得解脱」。即《金刚经》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妙旨。《破空论》释曰:「盖不达无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伪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证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恶法,则为阐提狱种。惟以无我修一切善法,正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故即得无上菩提也。」两经相较,今经中「无相智慧」,「远离分别」,即如彼经「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植众德本」,「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即如彼经中「修一切善法」。又「当生佛刹,永得解脱」,即如彼经之「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夫净土乃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于此能信,是即无相智慧。如《金刚经》云:「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破空论》释曰:「设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决不能信此经。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可证能信之妙德,举体即是无相智慧。盖此净宗乃最极圆顿,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若人于此法能生实信,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如是六信具足,当知其人,亦必超情离见,与无相智慧相契。是故经中《独留此经品》曰:「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前云「取相分别」,虽种大福田,「求出轮回,终不能得」。是乃取相之过也。今云「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当生佛刹,永得解脱」。是乃离相求生之功也。或入三辈,或堕疑城,关键所在,已昭然若揭矣。「身心清净,远离分别」者,盖无相智慧,即万法一如,染净平等,故身心清净。一切皆如,故离分别。再者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故身心清净。净念相继,自然远离分别。或疑净宗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愿,如是欣厌,岂非分别。《妙宗钞》答曰:「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盖舍之若极,则万缘放下,六根寂静。取之若极,则六字洪名,一念单提。如是念佛,何异于不取不舍,故云:「亦非异辙」。又《弥陀要解》答曰:「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如是妙谛,实非情见所能及。「求生净刹」者,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也。如是求生,是乃举我介尔一念心愿,投入弥陀无边愿海。亦即摄彼一乘无边愿海,入我介尔一念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愿必满。「趣佛菩提」,因中即发菩提心也。果上则是必补佛位,究竟菩提也。以上六句即是今经之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宗而修,故「当生佛刹,永得解脱」也。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前之三辈与边地疑城,皆论凡夫往生。今品广明十方菩萨往生之数无量。弥显净土妙法,圣凡齐收,利钝悉被。普劝众生,求生极乐也。
  弥勒菩萨白佛言:今此娑婆世界,及诸佛刹不退菩萨当生极乐国者,其数几何?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众德本,当生彼国。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
  首弥勒大士叩问,此土他方不退菩萨(即阿鞞跋致)今当往生之数。佛答此土往生菩萨,其中大行者七百二十亿菩萨。小行者不计其数。「小行」者,《无量寿经钞》云:「小行等者,十信菩萨名为小行,对不退故。」盖谓不退菩萨名为大行菩萨,十信称为小行菩萨,以升沉不定也。
  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从远照佛刹,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生彼国土。东北方宝藏佛刹,有九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国。从无量音佛刹、光明佛刹、龙天佛刹、胜力佛刹、师子佛刹、离尘佛刹、德首佛刹、仁王佛刹、华幢佛刹,不退菩萨当往生者,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
  以上明他方十一佛刹之名,及往生菩萨之数。此下复标第十二、第十三两佛刹。《会疏》曰:「十三次序,为出世前后,为约方所,其义未明。」故今亦不必深究。经中举本土及他方十三刹,此十三刹仅为无量刹土中之略例。
  其第十二佛名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发趣一乘。于七日中,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斯等菩萨,皆当往生。其第十三佛名日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
  上文采自《魏译》。若参证《唐译》,则此处第一句「其第十二佛」,应指第十二佛刹。(例如《魏译》「其第二佛名曰宝藏」。《唐译》则为「宝藏佛国」。)至于第十二佛土显往生菩萨之德,亦是例举。「坚固之法」者,不退转法也。至于不退菩萨亦往生极乐,其义为何?如《大论》中:「问曰: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又《论注》云:「未证净心菩萨者,初地已上七地已还诸菩萨也。此菩萨亦能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非不作心。以作心故,名为未得净心。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毕竟身等法等。龙树菩萨、婆薮槃头菩萨,愿生彼者,当为此耳。」又云:「菩萨于七地中,得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欲舍佛道,证于实际。尔时若不得十方诸佛神力加劝,即便灭度,与二乘无异。菩萨若往生安乐,见阿弥陀佛,即无此难。」以上《大论》与《往生论注》,皆明不退菩萨愿往生极乐之因由也。
  《无量寿起信论》曰:「右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皆是如来愿力所持,光明所摄。所以智者大师临终,令门人唱无量寿佛,及观经题目。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尚得往生。况戒定薰修,圣行道力,实不唐捐。”言讫,称三宝名,奄然而逝」。唐法照上五台,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普贤二大菩萨,问修行之要。文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念佛而生”。照云:“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时,决定往生。”二大菩萨因与授记曰:“汝以念佛不思议故,毕竟证无上觉。若善男女愿疾出离,应当念佛。”慧日泛舶渡海,达天竺。至健驮罗国。东北大山有观音像。日乃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七日夜,忽见观音现紫金身,坐宝莲华。垂手摩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可见净土法门,胜过诸行。他如天亲大士《往生论》、马鸣大士《起信论》、智者大师《十疑论》,以及永明、天如、楚石、莲池诸大德,所有述作。莫不殷勤赞叹,导往西方。决无欺世误人之事。何况我等生当末季,法弱魔强。独力修行,岂无错路。若复徘徊不信,深恋尘劳。如蛾赴火,如鱼处涸。曾不几时,大苦随后。宜各猛省,莫更他求。
  (以上正宗分竟。)
  彭氏《起信论》释曰:「正宗者,一、首明法藏广大誓愿,为令行者生担荷心。发起悲智,具普贤愿故。一、次明法藏广大功德,为令行者生真实心,广行方便,满普贤行故。一、次明极乐依正种种庄严。为今行者生决定心,至诚回向,入佛境界,不堕疑城故。一、次明往生正因,及世间果报,为令行者生精进心,一念念佛,成就三昧,决生彼国故。」准彭氏之说,要而言之,其首二则是劝愿,亦即发菩提心也。第三则是劝信。其末则劝行。止恶行善,而善中之王则持名也。信愿即是发菩提心,持名即一向专念。正是本经之宗。故云「正宗分」。若约小本,即是信愿持名。两本繁简有差,而纲宗无异。灵峰大师论小本之正宗分曰:「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两本合参,宗旨益明。  叁、流通分
  全经三分,初为序,中为正宗,末为流通。灵峰大师云:「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今是后语,后语亦善,不可因其非正因而忽视也。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本品经文,多是《唐译》,其中「非是小乘」与「第一弟子」等,则是《宋译》。本品是流通分之首,独劝持名。正是会权归实,摄末入本也。《无量寿经钞》云:「上来虽说万行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又黑谷《大经释》(节录)如下:「至流通,初废助念诸行二门。但明念佛往生。」。又云:「准本愿故,至流通,初废诸行,归但念佛。」可见弥陀本愿,实愿众生一向专念弥陀名号。今劝流通,特显佛愿。独倡持名,普劝流通。是故称为后善也。
  佛告慈氏: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心无下劣,亦不贡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上段「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指前品中十方住生无量无边诸大菩萨。彼等闻名往生,得大利益。如前所引《大论》所云:菩萨往生极乐,见阿弥陀佛,即与八地及八地以上诸大菩萨,毕竟身等法等。故云「善获利益」。是乃举十方往生圣众往生得益,以劝众生信乐发愿也。下文则赞念佛第一以劝信。闻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归依礼敬,「如说修行」,即得大利,当得经中所说往生之一切功德。「一念」者,《汉译》云:「闻无量寿佛声,慈心欢喜,一时踊跃,心意清净。」(《吴译》同之)又《宋译》「得闻无量寿佛名号,发一念信心。」又《魏译》云:「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据《选择集》意,此「一念」即「一念净信」;又即《三辈往生品》中之「发一念心,念于彼佛」也。又《嘉祥疏》曰:「一念即是具足无上功德者,明利深远。一念至信,修行发愿,必生净土,终得佛果,故云无上也。」又《选择集》云:「以念佛而为无上也」,「乃至一念而为大利也。」是故经谓,若人能生一念喜敬之心,持名求生,「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当获如上所说功德」。「如上功德」者,即经中所说,横出三界,圆登四土,一生补佛,究竟寂光也。
  「心无下劣」者,于自善根,能生信故。「亦不贡高」,明信佛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成就善根」,如《小经》六朝石刻本云:「以称名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悉皆增上」者,净念相继,精进无已,故诸善根皆能增上也。又《弥陀要解》云:「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以念念即佛,为成佛之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间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言增上者,总摄前三缘,有大力用。「当知此人非是小乘」。「此人」,即如上一心念佛之人。世多讥念佛为自了,甚至鄙视,是则未了佛意。世尊金口亲宣,如是之人非是小乘。弥陀一乘愿海,悉赐大白牛车,唯是一乘,何有二三。故云「非是小乘」。佛复赞扬如是念佛之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何以故?以念佛法门最为第一故,最为难信故。于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能生实信,如教奉行,故称第一。
  是故告汝天人世间、阿修罗等,应当爱乐修习,生希有心。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欲令无量众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转,及欲见彼广大庄严、摄受殊胜佛刹,圆满功德者,当起精进,听此法门。
  上文复劝尊重依止、爱乐修习本经所授之法。《净影疏》云:「是故已下,劝学此经。以此经中说无量寿,闻获大利。故设大火满三千界,亦须从过听受此经,况余小难。」因此经乃是净宗第一经。于弥陀因地愿行,极乐依正庄严,三辈往生正因,两土秽净因果,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等等,摄无不尽也。故应「于此经中,生导师想」。敬依经教,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世尊复云:凡欲令无量众生速证不退,及为欲见极乐「广大庄严,殊胜佛刹」,愿随佛学,亦自摄受佛刹。如极乐之广大殊胜,普被诸根,广摄万类,以圆满功德者,当起精进心,听受此法门。
  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设入大火,不应疑悔。何以故?彼无量亿诸菩萨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不生违背。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上复深劝大众,坚信此净土法门与无量寿经。首云:「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盖以四宏誓愿中,法门无量誓愿学。何况此净宗乃第一之法,而此大经复是净宗第一之经。弥陀因地发心曰:「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求正觉者首应求正法。故不应自生谄伪之心。「退」指退转,「屈」指弯缩,「谄伪」指虚妄。「设入大火」。「设」者假设,盖谓倘因求法,身入大火。亦「不应疑悔」。当如弥陀因地「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始是深信切愿也。
  「何以故?」乃世尊自问之语,其下则从正反两面,深显其义:一、正者,如《菩萨往生品》所明,彼等无量无数十方世界诸菩萨众,皆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信受奉行,悉生极乐。二、反之「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下一品中复云:有一亿菩萨以不闻此经,而退转于无上菩提。是从反面以劝坚信也。末后总结全品,慈悲咐嘱,谕云:「是故汝等,应求此法」。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北京净莲寺长老慈舟老法师《无量寿经科判》,谓本品内容为「法师不退得记为劝」。其意为能演说本经者,信行不退,即得受记,以此普劝法师以及大众也。慈老之判,契合经旨。本品文初明说法得利。中段明不闻退转,并劝为他演说。末段受菩提记。
  若于来世,乃至正法灭时,当有众生,植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由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摄取受持,当获广大一切智智。于彼法中广大胜解,获大欢喜。广为他说。常乐修行。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于是法,若已求、现求、当求者,皆获善利,汝等应当安住无疑。种诸善本,应常修习,使无疑滞,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
  「正法灭时」。一代佛化,历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时。嘉祥《法华义疏五》曰:「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所云正者证也。像者似也。末者微也。又《青龙仁王经疏三》曰:「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至于正像末所经历之年数,诸经之说不一。古德多采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说末法为一万年者,如《大悲经》。)故知佛法住世尚约有九千年也。「正法灭时」,广指像法与末法。当前正是末法之时。此时之众生,善根逊前,但其中必仍有过去生中广修功德,当前供佛念佛之人。故云「植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众生」者,《弥陀要解》谓等觉已还皆可名众生。是以众生中,上可有等觉大士,下则六趣凡夫,我等皆在其中。如是众生由于以往多生供养诸佛,念佛修善,故蒙彼如来威神加被,乃于现世「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是以我侪遇此法门,应深庆幸,切莫错过,务当「摄取受持」。则可「获广大一切智智」。
  「摄取」者,《往生论》谓极乐依正一切庄严功德成就,「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又《弥陀要解》曰:「一一庄严全体理性。」若能了达极乐一切庄严成就,入一法句,从事达理,即事而真,谛信万德庄严,直入一句名号之中,净念相继是为「摄取」之义也。盖弥陀名号正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法身功德不可思议,故名号功德亦复不可思议。「受持」者,「受」者,信受,依教奉行也。本经之宗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宗者,修行要径,依此而修,始名为受。「持」者,执持名号与持诵本经也。十地菩萨不离念佛,此一句佛号,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是以等觉大士亦不离念佛。我等凡夫,但当老实念去。《要解》云:「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灵峰大师此言,真得十方如来之髓。实应尽未来际顶礼膜拜此一句也。念佛时,即是善根福德同佛时,是故「当获广大一切智智」。于我具缚凡夫,亦非份外。「一切智智」是佛智之名。同于一切智。但以一切智,有时指佛智。如《法华经化城品》曰:「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又《智度论》云:「是故如来名一切智。」但有时又指声闻缘觉之智。如《智度论》又云:「后品中佛说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是则谓一切智为二乘智矣。故为别于彼一切智,乃以一切智智专指佛智。《大日经疏一》曰:「梵云萨婆若耶,即是一切智。今谓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又「又谓此智,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菩提心为因者,谓行者如实知自心也。大悲为根者,谓行者发悲愿,拔众生之苦,与以乐也。方便为究竟者,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又《仁王经》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上之经文可见,今日能闻能信此微妙净土法门之人,皆由过去生中,已曾供养诸佛,广修众善,忆佛念佛,因此乃得诸佛威力加被,故今始「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此净土法门广摄万法,普收众类,故云广大。于此法门,若能信受奉行,当得一切智智,即是得佛智,如实了知,自心本来清净。
  「于彼法中,广大胜解,获大欢喜。广为他说,常乐修行」。(以上经文,节取《唐译》。)盖谓若人能于净宗妙法得广大胜解了达净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佛不二,念佛即佛之圆旨,则必能欢喜信受,常乐修习,复以此广劝他人也。
  「广为他说」,下复云「为他演说」,本品末云「专心信受,持诵说行。」,是皆普劝演说宏扬本经与净土法门。今者正是流通分,故劝演说,以广流通。如《愿力宏深品》云:「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故知乐为人说,劝导一切众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方是知恩报恩之正行。妙法流通,正符如来本愿。是故《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曰:「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是如来使,如来所遗,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又曰:「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由上可证,演说《法华》,功德无尽。而本经正是「法华秘髓」,如《弥陀要解》曰:「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即本经,文见《独留此经品》)。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故知演说本经者之功德不可思议,亦必为诸佛之所护念也。下云「常乐修行」,谕说法者应心口一如,言行一致,自不修习,何能劝人修习。
  下复普劝断疑生信。若欲说法利人,则自身首须断尽纤疑。经曰:凡求是法,「皆获善利」。故应「安住无疑」,老实持念,勿生疑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为诸善之本。当奉为纲宗,安住如是法中。「应常修习,使无疑滞」。盖疑根未断,即是罪根。欲断疑根,应知方便。疑惑不断,只因慧心不朗。慧心不朗者,只以三垢障深。据《安乐集》,念佛三昧能除过去、现在、未来贪嗔痴一切诸障。垢去明生,则无疑滞矣。如是则不堕于诸天、二乘、懈慢国、边地、疑城,如是等等「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珍宝喻彼中之乐,牢狱喻未得究竟解脱,而不自在也。
  又《安乐集》曰:「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道绰大师此言,剖开诸佛秘藏,直显净宗心髓。但能信受奉行,依相专至,老实念去,纵未离相,决定往生净土。依相专至,凡夫能行。离相乃菩萨境界。《金刚经》「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实非凡夫生灭之心所能及也。净宗妙用,实为方便中之方便。
  阿逸多: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广大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世尊复举诸大威德菩萨,因未闻此法,而退转菩提,弥显流通此经之要。
  「如是等类大威德者」,乃能生佛法广大异门之大士。「异门」对下句中之「此法」而言。「此法」者,净土法门也。「异门」者,净土以外其余种种法门也。经云:「涅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是诸菩萨,虽能于佛法中,开显净宗以外之种种方便法门。但以未闻此法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以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故。若不听闻修习,难于究竟自觉故。再者,念佛法门是普被三根迳中之迳,若不闻知此法,则难于普度有情,速脱生死,以圆满利他之行故。于自身则跋涉于艰险之途,于众生则导引于坑坎之路。未契如来方便,难入一乘愿海。是故将有一亿菩萨,因未闻此法而退转于无上菩提也。世尊欲令一切凡圣,悉闻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劝令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信受奉行,复能流通。虽仅于须臾之顷,「为他演说」,劝人听闻是经,使之「不生忧恼」。如是说法,乃至至心精进,「昼夜思维彼刹,及佛功德。」如是之人,「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一切如来,同所称赞。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彼人」即指「于此经典。。。。。。为他演说」之人。「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指劫火。成劫之后为住劫;住劫之后有坏劫;坏劫之末有火风水三灾。此火灾亦称劫火。《仁王经》曰:「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又《俱舍论》曰:「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宫无遗灰烬。」佛记彼人,于临终时,纵使此三千大千世界,皆被劫火所烧,彼人亦能从中超出,往生极乐国土。彼人以持说是经之功德力,及十方如来威神加被力,故于此界,虽是劫火洞然,大千俱坏。仍能安稳自在,从容往生。如《普贤行愿品》:「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佛复记曰:「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佛为印证,如是之人,皆已于过去佛前,领受菩提记,皆当作佛;并为「一切如来,同所称赞」。
  末后普劝大众「专心信受、持诵、说行」。《笺注》云:「专心,谓心专一不杂余念也。」「持诵」,受持读诵也。「说行」,谓如经而说,依教奉行也。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本品表当来经灭,佛以慈悲「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序分中《大教缘起品》世尊放大光明,光瑞殊妙,从昔以来所未曾见。阿难启问放光因缘。佛赞阿难曰:「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盖因阿难启问,世尊乃流出此殊胜希有之《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也。可见此经正因世尊「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故说此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第一希有之难逢法宝也。直至当来经道灭尽,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深显佛慈无尽,佛恩无极。复表此经所宣之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殊胜妙法,实是普济众生之阿伽陀药。法灭之际,众生业障弥深,仍可仰赖是法,而度生死。极显斯法究竟方便,不可思议。
  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指《礼佛现光品》极乐依正,一切所有,以佛威力,如对目前。会中大众,人人皆见。以此胜缘,即令会众,生起实信。复因弥陀威德加持,会众善根,悉皆增上,故云「所当为者,皆可求之。」《会疏》云:「所当为者,当为往生愿行者也。皆可求之,能顺佛经可得之也。」段末佛垂诫曰,现即亲自见闻,故不可于佛灭度后,于极乐依正净土法门「复生疑惑」。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当来经灭者,善导大师云:「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净影、道绰、慈恩、义寂、法住、望西诸师同之。《净影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者,举彼未来法灭尽事。释迦正法有五百年。像法千岁。末法万岁。一切皆过,名为灭尽。」但憬兴据《法住记》指为增劫七万岁后。《法住记》云:「人寿极长至十岁。刀兵劫起,互相诛戳。佛法尔时暂灭。增至百岁后,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称相显说无上正法,度无量众。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无上正法流行世间,炽然不息。至七万岁时,(宾头庐等)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一时俱入无余涅槃。」憬兴云:「当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故云经道灭尽」以上两说,各据一义。望西师判云:「(善导)大师弥陀垂迹。慈恩观音化现,所解不轻,以为依凭。」据望西意,释此经文,应按善导大师之教,此说甚是。
  「特留此经」者,《净影疏》曰:「佛以慈悲怜悯众生,故法灭后,独留此经,百岁济度。以此经中开示净土,令人求生,故偏留之。《大涅槃经》显示佛性,圣人先隐,为是先灭。此经教人厌苦求乐。济凡中要,为是后灭。」疏谓此经教人念佛生西,故独留之,于最后之百年救度众生。至于《大涅槃经》(及《首楞严经》)显示人人本具佛性,乃圣教中甚深之法。于后末世,众生根劣,无人能晓,是故先灭。此《无量寿经》教人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乃救济凡夫之要法。是故后灭也。
  「其有众生」乃至「皆可得度」。《净影疏》曰:「值斯经者,所愿皆得,明留之益。法灭尽后,百年闻者,尚得利益,往生净土。况今闻者,何有不生」。疏意:遇此经者,必满本愿,是乃正明独留此经之利益。至于法灭之时,闻经尚得法益,往生极乐,何况现在闻经信受之人,焉有不生西方之理。故疏续云:「定得往生,莫自疑虑。」「得度」者,渡生死之海,而证涅槃也。海喻生死,彼岸喻涅槃,超越生死中流而登涅槃之彼岸,故云「得度」。
  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上叹闻经信受为难中之难,令人知经之难闻,生敬重希有之心。「兴世」者,出兴于世也。《资持记》云:「佛身充满,随物现形。示生唱灭(示现生灭),拯接群品。据娑婆所见:诞育王宫,厌世修行,降魔成佛,故云兴世。」盖谓佛身遍法界,无有来去;三际一如,本无生灭。只为应机度化,故现出生王宫,出家修道,降魔成佛,此即所谓兴世也。「难值难见」。《净影疏》云:「明值佛难。世当佛时,名之为值。目睹称见。此皆难也。诸佛经道,难得闻等,明法难闻。于中先明经教难闻。手得经卷名为得。耳听曰闻。亦可领诵名之为得。耳餐(餐,采取也。)称闻。此等皆难。」故云「诸佛经道,难得难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善知识」者,「善」谓于我有益,导我于善道者。知谓知心。识谓识形。如《法华文句四》曰:「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识。」故知此「知识」二字,为知心识形之义。故善知识亦称善友。相识相知导我于善之人,称为善友,即善知识也。又《圆觉经大疏十五》曰:「善能知真识妄,知病识药,名善知识。」是谓能了别真妄,通达真际,知众生根,应病予药,名为善知识也。又《安乐集》依《法句经》曰:「佛言,善知识者,能说深法。谓空、无相、无愿。诸法平等,无业无报,无因无果,究竟如如,住于实际。然于毕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是为善知识。善知识者,是汝父母,养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识者,是汝眼目,能见一切善恶道故;善知识者,是汝大船,运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识者,是汝缰绳,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该经复云:「一切众生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亲近善知识,请问法要。」又《法华经妙庄严王品》曰:「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以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欲证菩提,当求善友。求友之道应如《圆觉经》所云:「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彼经示曰,欲求善知识,首须求具正知见之人。何谓正知见?《圆觉大疏》曰:「善达觉性,不因修生。抉择无疑,名正知见。」觉性者,性觉妙明也。善能通达本有性觉,故云善达觉性。本有觉性,不从外来,非因修得,故云「不因修生」。因此正是行不到处也。「抉择」者,善能分别诸法相也。「无疑」者,于第一义而不动也。「心不住相」。《大疏》曰:「言心不住相者,离凡夫烦恼境界,若有少法当情,皆名住相。乃至菩提涅槃,尚不取着,何况世间梦幻境界。故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得无住心,即契圆觉。」「不着声闻缘觉境界」。如《称赞大乘经》云:「宁在地狱经百千劫,终不发二乘之心。」从「虽现尘劳」乃至「入不律仪」诸句,总之,如《大疏》所示:「坏见之人,虽不坏行,不堪与众生为其道眼。虽坏行,而不破见,是则人天真胜福田。」又《大论》曰:「于诸师尊,如世尊想。若有能开释深义,解散疑结,则尽心敬之,不念余恶。如弊囊盛宝,不得以囊恶故,不取其宝。又如夜行险道,弊人执炬,不得以人恶故,不取其照。菩萨亦复如是。于师得智慧光明,不计其恶。」是故彼经结云:「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盖谓如是之人是真善知识。于真善知识能知能求,故必证菩提也。
  《大疏》又曰:「但令善事明师,明师必自临时指示。亦同善财于文殊处发菩提心已,问菩萨行。文殊亦不具说。但令亲近善友,遂指德云比丘,展转令往矣。」复云:「故《法句经》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识,谓父母、眼目、脚足、梯橙(橙同凳)、饮食、宝衣、桥梁、财宝、日月、身命等。后结云:「善知识者,有如是无量功德,是故教汝等亲近。」大众闻已,举声号哭。自念旷劫为善知识守护。今日值于如来,乃至未曾报恩,无心亲近。说是语已,重复举身号泣。」是故《圆觉经普觉品》普劝曰:「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识。」且恭敬善知识者,首在如教奉行,此亦甚难。故云「闻法能行,此亦为难」。盖善知识难遇难识,今幸求得,倘于彼善知识所示,不能信受奉行,则良医束手。如是则遇同未遇。故于善知识教,应闻而能信,信而能行。是为甚难也。上明遇佛,闻经,遇善知识,闻法能行,均极难得,甚为希有。但此上三者之难,莫过于下之「若闻斯经,信乐受持」,是乃难能中之难能,故云「难中之难」。其希有难得,更无过于此者,故云「无过此难」。何以故?如《净影疏》曰:「余义余经,处处宣说。开显净土,教人往生,独此一经,为是甚难。」又《会疏》曰:「若闻斯经者,知识闻薰也。信乐受持者,往生正因。谓信乐本愿,受持名号,此法超异诸教故;得益超出诸善故;众机通入报土故(种种根机悉生报土);一生成办故。必依多劫宿善,超过诸难之事。故云难中等。」准两疏意,若人于此第一希有、难闻难信之一生成办之妙法,能闻、能信、能受、能持,当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种善根,难能希有,超过一切。故曰「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此非谓法门难修,盖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缘,至为难得也。
  若有众生得闻佛声,慈心清净,踊跃欢喜,衣毛为起,或泪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若闻佛号,心中狐疑,于佛经语都无所信,皆从恶道中来。宿殃未尽,未当度脱,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得闻佛声」是《汉译》经文。《吴译》为「闻阿弥陀佛声」,《魏译》为「得闻彼佛名号」,《唐译》为「闻彼佛名」,《宋译》为「得闻无量寿佛名号」。诸译合参,故知「佛声」即阿弥陀佛名号。「闻」者闻名信受也。以名具万德故,能令闻者「慈心清净」。「慈心」者,发起大慈心也。「清净」者,纯净无垢也。「欢喜」者,内心喜乐也。「踊跃」者,欢欣奋起,形于身口也。「衣毛为起」指遍体毛孔开张,汗毛竖立。「泪出」,目中流泪。盖如是之人皆从佛道中来。佛所得之无上菩提,名为「佛道」。《法华经方便品》云:「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于佛地之万行也。「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乃佛之赞语。正如《金刚经》曰:「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灵峰《破空论》释曰:「此即信修大果也。设复计有少许我人等相,决不能信此经。设于此经信解受持,决能了达我人等相,当体即是无相。」准是而论,本经乃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若能生信,当知是人,不是凡人,而是一切世间希有之人。若于圆教能生实信,圆解圆修,可称圆人。圆人修行一日,可当常人修行一劫。
  反之,狐疑不信者,乃从三恶道中来,宿世殃祸业障未尽,尚未至得度之期,故不能信受。此亦如《金刚经》所云:「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故知法门愈殊胜,世人愈难信。故于圆顿妙法,狐疑不信也。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本品首为世尊咐嘱大众守护本经;次谕救护众生;三谕行解相资,求生净土。
  佛告弥勒:诸佛如来无上之法,十力无畏、无碍无着甚深之法,及波罗蜜等菩萨之法,非易可遇。能说法人,亦难开示。坚固深信,时亦难遭。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咐嘱汝等,作大守护。
  本品首段为咐嘱护持本经。「无上之法」者,《往生论注》云:「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上。」「无上法」者,涅槃也。《智度论》云:「是故知无法胜涅槃者。」「十力」者,如来所有之十种力用。一者,觉是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又指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作乐业得乐报。因果相契,为是处。作恶业希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二者,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或善不善,有漏无漏等之智力。三者,定智力。知诸禅定,解脱三昧之智力。四者,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随机施教。五者,欲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知他众生,种种乐欲,各各不同。六者,界智力。乃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也。七者,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智力。如五戒十善至人天,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八者,宿命智力。知众生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寿夭苦乐等。九者,天眼智力。见众生受生舍报,生生死死,从何道来,向何道去;以及善恶业缘,或苦或乐,无障碍之智力。十者,漏尽智力。于一切妄惑习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不受后有之智力。
  「无畏」者,乃四无畏。又云四无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无畏。今所指者是佛之四无畏。(详见第十七品无畏注)。
  「无碍」者,自在通达,互相涉入,融通两为一体。如灯光互相涉入,是无碍之相。《往生论注》曰:「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华严宗立四法界。据《大明法数》:一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二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又名无障碍法界。今此经所宣,正是如来事理无碍法界,与事事无碍法界,甚深之法也。
  「无着」者,无执着之念。如《金刚经》曰:「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破空论》释云:「无上菩提,超情离见,即是究竟彼岸。不但无非法相,亦无法相可得。故云无有定法名无上菩提。所证既超情离见,所说亦超情离见。故云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实相彼岸,虽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取说,而如来以四悉檀因缘故,亦可得说。但所说法,由其随顺四悉檀故,所以一文一句,罔不超情离见,离过绝非,而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也。」今云「无着」,既无所着取,符合《金刚经》义。正如莲花不着水,日月不住空。「无着」始开万德圆具之妙莲。「不住」于空,日月方能运行不息,光明遍照也。
  「非易可遇」,指以上如来之法均难逢难遇。若有闻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非是凡人。故云「非易可遇」。虽有善能说法之人,于此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之甚深法门,亦难于用语言文字而为开示。如本经云:「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故云「能说法人,亦难开示」。若人于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能生深信,盖由多世所种善根,今齐发动。此诚万劫千生希有难逢之一日。故云「坚固深信,时亦难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我今如理宣说」乃至「作大守护」,正显咐嘱。「如理」者契理也。「广大微妙」者,以此法门圆具万德,普被群机,故云「广大」。以念佛故,善根福德,顿同诸佛,神妙难思,故云「微妙」。「一切诸佛之所称赞」。此有二义:一者,如本经第廿三品,十方无量诸佛,各各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二者,如《阿弥陀经》曰:「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十方诸佛皆赞释尊演说是经。且此经原名《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故知如是经法,实为十方如来所称赞护念。故释尊咐嘱弥勒等作大守护。「大」者指超越群伦。以此法门第一希有,可名为大。于此守护,可名为大。又此守护,胜于护持头目,超越常情,乃名为大。又《唐译》云:「汝阿逸多,我以此法门及诸佛法,嘱累于汝。汝当修行。。。。。。。我今为大嘱累,当令是法。久住不灭。」世尊作大嘱累,是故弥勒大士等。应作大守护也。慈氏大士于无量寿会上,受佛咐嘱,故知大士当来下生,必宏本经。
  为诸有情长夜利益,莫令众生沦堕五趣,备受危苦。应勤修行,随顺我教。当孝于佛,常念师恩。当令是法久住不灭。当坚持之,无得毁失。无得为妄,增减经法。
  世尊如此殷重咐嘱者,盖末法中唯此能惠众生以真实之利也。故嘱守护,为一切有情,作生死海中之明灯。导诸众生,出离苦海。故云「长夜利益」。赖此妙法,则可令各类众生速离生死,不堕五趣,免受众苦。故咐嘱弥勒等,护持是经。
  「应勤修行」以下,表为究竟二利,自觉觉他,但当遵顺佛语,坚持经法。精勤修习,仰报佛恩。「随顺我教,当孝于佛,常念师恩」三句,均指遵师重道,依教奉行。力诫行人,不可师心自用,违背本师,离经叛道。当知普利之道,首在「当令是法久住不灭」。为令久住,故云「当坚持之,无得毁失,无得为妄,增减经法」。盖离经一字,便同魔说。
  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净刹。
  上经八句,实为全经之总结,净宗修行之纲要。世尊此会所说之长行,于此告终。故知此八句,实为净宗之末后句,全经之结束语也。此八句理事齐彰,正助并显。如来秘藏,和盘托出。首云「常念不绝」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经。如本经《往生正因品》中,劈头第一句便云:「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昼夜相续,求生彼刹。」正是此处「常念不绝」之意。《非是小乘品》云:「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又《受菩提记品》云:「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世尊悲心无尽,普摄无余,故频以持念本经为劝也。世尊力劝持念本经者,盖经中所宣正是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无上大法。行人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万修万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经者,即应依教奉行,如佛训诲,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故知「常念不绝」,究竟所指,则在常念此一句名号也。「不绝」者,净念相继也。行人果能真实发心,老实念佛,唯此一句,念念相继。则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临命终时,佛来接引。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决定往生,迳登不退。圆生四土,究竟涅槃。故佛慈示「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捷」者迅速捷疾也。又如捷径,指径路也。是谓持名一法,乃修行之径路,老实持名则得道迅速也。盖以信愿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觉因心,故得道捷。因唯此持名念佛之法,是弥陀大愿之本,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故称易行法,号径中径也。
  「我法如是,作如是说」,此两句,真是「佛语梵雷震」「说法师子吼」。直似金刚王宝剑,割尽一切情见,全显如来本心。以佛心印,印证本经,故云「我法如是,作如是说」。直截说来,此之二句即印证前之「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字乃释尊自称。盖谓我之法即是这样。所以即如这样而说。所说为何,即「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此四句当一气读下,蓦直参去。若能契会,方知净土一法,圆融绝待。又如禅宗六祖为人印证曰:「如是如是,汝如是,我亦如是。」六祖之「如是」,亦即本经中之「如是」也。
  又「我法如是,作如是说」上句即我法是如。下句即所说是如。此二句表我之所说,即是我法。我法是如,故我所说即是如如。「如」者,真如,亦即真心、实相。即经中「真实之际」。本经之体,即真如、实相、真实之际,故云「我法如是」。「作如是说」者,即经中「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故知我法即真实之际。今所演说,即开示此真实之际。故云「作如是说」也。故知经中一一文字,皆从如来性海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一一字中实寓无边妙理。一一皆是弥陀性修二德所共庄严,一一皆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常念不绝,则得道捷」之慈示,正是如来称性之流露,世尊心印所印记。皆是大悲慈父如理之说。故应至诚信受,于一切时处,常念阿弥陀佛。本品首明如来无上之法,非易可遇。继明净宗乃难信之法。虽有能说法者,能说余法,但于此超情离见之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妙法,亦难开演,令众生信。故《阿弥陀经》中,十方如来称赞释尊于此娑婆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十方如来皆谓难说,正显此法「亦难开示」。若此难遇难示之法,虽已遇已闻,但若不能深信,虽闻何益,终成辜负。幸能深信,实为万劫千生希有难逢之一时,故应勤修坚持,常念不绝。但能信愿持名,莫不疾捷得道。
  「如来所行」以下,表正助二行。普贤十大愿王之八为「常随佛学」。是故菩萨应随如来之所行而行也。夫极乐导师弥陀之所行:「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也。夫释尊之所行:「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也。十方如来之所行,亦复同此真实。故同声赞叹「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劝令众生往生极乐也。今我辈学佛所行,首当依佛所教,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弥陀要解》曰:「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现在)非当(未来)。」盖谓佛以大愿作为众生多善根之因,以佛之大行作为众生多福德之缘。故能令信愿持名之人,于念念之中,皆成就佛之大愿大行之功德。如是功德皆是久已成就。不是今日初成,亦非当来再成。盖佛果觉,久已圆成。今我念佛,以佛果觉,作我因心。故我因心,顿同果觉。盖因「念佛善根福德同佛」,故云如是功德皆是已成也。如来乃善中之王,德中之尊。故我等首应随行。但如来诸善齐修,万德庄严,是故我等于世尊余德亦应随行,善知机宜,应缘修习,正助相资,速得圆满。
  「种修福善」即修善种福。本经广劝舍恶行善。《观经》劝修三福。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其第一福中,已兼十善。《观经》指示,欲生彼国,当修三福。由是可知,修善种福,于修净者,实不可忽。
  「求生净刹」是为一大藏教之总归。华严圆摄诸教,而以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经正是华严中本。于此经末,以求生净刹,普劝有情,同归极乐。今所劝者,正是弥陀之本愿,释尊及十方三世如来之本心。世尊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实欲众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而得真实究竟之大利。信愿行中,愿为机枢。出生死海,唯赖愿王。方便多门,禅密教观,八万四千,门门皆可,但归元无二。诸方便中,究竟方便唯在往生。修行他法,欲于今生超脱三界,则为难行道。唯此「求生净刹」称为易行。净宗正修,首推持名。但习余门,而能发愿求生,亦为弥陀摄受,而横出三界。是故此经以「求生净刹」总收前文。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世尊于说长行后,复以偈颂,重申前意。于中复标明是非,拣非显是。于显是中赞叹三事:一、信往生。二、佛智难思。三、念佛得度。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若不往昔修福慧 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供蓑诸如来 则能欢喜信此事
  恶骄懈怠及邪见 难信如来微妙法
  譬如盲人恒处闇 不能开导于他路
  首四句,正明本品之品名「福慧始闻」,亦即经中「当有众生,植诸善本,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由彼如来加威力故,能得如是广大法门,摄取受持。」其中「植诸善本」,即是「往昔修福慧」。若非宿修,则「于此正法不能闻」矣。「已曾供养诸如来」即前之「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如是之人,广种善根,复因如来威力加被,故「则能欢喜信此事」。如《金刚经》曰:「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故知能闻此最极圆顿、究竟方便之净土法门,闻而能欢喜信受者,已于无量佛所修福修慧,种诸善根矣。
  反之,一切恶浊骄慢懈怠及具邪见之人,不能信此法门。喻如盲人,常居冥暗之处,自不识途,何能导引他人于正路。
  唯曾于佛植众善 救世之行方能修
  闻已受持及书写 读诵赞演并供养
  如是一心求净方 决定往生极乐国
  假使大火满三千 乘佛威德悉能超
  唯曾于无量佛所,广植众善之人,方能修此普救一切世间之行。所谓「救世之行」者,如本经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故。人欲自救并普救一切世间,皆应修此救世之行。此「行」即下文中「闻已受持及书写」。。。。。。「如是一心求净方」等三句。上段表闻信此经,今则引申其义,从闻信而起愿行。「受」者信受。「持」者,执持。依教奉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也。同时复书写、读诵、赞叹、演说、供养此《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如上种种胜妙功德,均以至诚心、不二心,回向净土,求生极乐。故云「如是一心求净方」。佛则为之授记曰:「决定往生极乐国。」如是之人,临命终时,「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故云「假使大火满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也。
  如来深广智慧海 唯佛与佛乃能知
  声闻亿劫思佛智 尽其神力莫能测
  如来功德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开示
  人身难得佛难值 信慧闻法难中难
  上段表佛智深广,唯佛能知。二乘贤圣,皆不能测,何况凡夫。故应舍尽执情,唯当仰信。今幸具信慧,能闻此法,切莫错过今时。「海」者喻也。如来智慧,深广无涯,犹如大海,故云智慧海。「唯佛与佛乃能知」者,如《法华经方便品》曰:「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又云:「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可见佛所成就无漏、甚深、不可思议之微妙法,究竟诸法实相,唯佛能知也。「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者,如《法华方便品》云:「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又云:「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盖谓佛之实智,非言语所能宣,是法不可示、不可说,除信力坚固之大菩萨外,余无能知者。「如来功德佛自知」者,如《法华经寿量品》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以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经表佛之寿量,补处大士亦所不达。是故佛之功德,唯佛自知。故下复云:「唯有世尊能开示」。开示者,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也。
  上偈六句,深赞佛智,盖欲令闻者,了达如来智深,而诚信如来之语也。《寿量品》中,世尊三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因世尊圣智,声闻亿劫难测。况今凡夫焉能以生灭心,妄窥佛智,故惟当仰信。如《法华方便品》云:「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人身难得」者,《梵网经序》云:「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又《涅槃经》云:「人身难得,如优昙花。」盖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也。「佛难值」。「值」者,遇也。如《法华寿量品》云:「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又当年佛在印度王舍城时,城中仅三分之一人见佛。另三分之一人但闻佛名,而未见佛。更有三分之一人,不见不闻。可见值佛之难也。
  「信慧闻法难中难」,即前「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慧能生解,故闻经信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宗难信。今则难得者能得,难闻者能闻,难信者能信,复加以慧解,故云「难中难」也。佛劝行人,当深信切愿,念佛求生,切莫错过。此回若错,则真成错矣。
  若诸有情当作佛 行超普贤登彼岸
  是故博闻诸智士 应信我教如实言
  如是妙法幸听闻 应常念佛而生喜
  受持广度生死流 佛说此人真善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上之二偈,总结全经。本经之首第二品名「德遵普贤」,与会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于经末,乃云「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普贤登彼岸」。前云「德遵普贤」,今云「行超普贤」者何耶?且此一句乃《唐译》原文。译者乃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文自当不违经旨。且《唐译》于经首亦云会众「咸共遵修普贤之道」。可见前之「德遵普贤」与后之「行超普贤」,俱是梵经原旨。而非译笔有误也。且此不但无误,而实是释尊慈悲至极,剖出心肝,与众相见。盖普贤乃大行菩萨,表差别智,称为华严长子。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愿而称王,以普贤之愿,广大无际,穷劫无尽,导归极乐,利济无尽,故称大愿之王。是故本经来会圣众,咸遵普贤之德也。但此经中,世尊于方便中独垂方便,于圆顿中更显圆顿,直以信愿持名一法,广摄六度万行。圆摄十大愿王,直入一句佛号。摄尽普贤无边行门。会归文殊一行三昧。文殊表根本智。一行三昧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也。故知持名一法,直是醍醐,广含众妙。普贤十大愿王是从根本智而差别智。今则广摄愿王,唯倡信愿持名。是乃从差别智,复归根本。故云「行超普贤」也。盖持名之妙行,以果觉为因心。因果同时,直截了当,不假方便,不落阶梯。正如《弥陀要解》云:「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今则念念即是弥陀。且十大愿王,义理深广,非是常人,所能发起。而持名一法,普被三根,五逆十恶,亦能依之而度生死。譬如能愈不治之症者,推为良医之首。是故能度极恶之人者,应称善法之王。故谓持名,行超普贤。信愿持名,定登彼岸,故云「行超普贤登彼岸」。
  世尊垂慈,复劝谕博学多闻,有智之人,当信如来所教,皆契实相理体。经中如理而说,唯是真实。故云「应信我教如实言」也。今谓念佛乃行超普贤之法,故称「妙法。」如是难值、难闻、难信之妙法。我今幸得听闻,故应信受,依教奉行,时时念佛,而深自庆喜也。再者,念佛之人蒙佛慈光摄受,「垢灭善生,心意柔软」。身得轻安,心生欢喜。如《观经》中,韦提希夫人因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应时即得无生法忍。善导大师谓韦提希夫人所得之无生法忍为喜忍、悟忍与信忍。喜忍者,大师谓「念阿弥陀佛而生欢喜心」也。是故经中「念佛生喜」。因念佛而自心自生欢喜也。末后复劝谕行人,不但自身受持此法而度生死,且应自他俱利,广宏此经,劝导持名,辗转度脱,出离生死。如是之人,世尊赞之为「真善友」,即真善知识也。此乃世尊极赞之辞,盖善知识即同如来。此末后四句,正是世尊对后世能逢此经能闻此法之一切众生之期望与训诲,故我等实应哀切领受,刻骨铭心,恪遵遗教,勤修坚持,切莫辜负慈恩。
  本经之末,世尊重劝念佛,十方如来本心,一时和盘托出。此品中「福慧始闻」、「微妙法」、「救世行」、「智慧海」、「难中难」、「行超普贤」等,均指此信愿持名之无上妙法。至于念佛法门之妙,纵以无量身,一一身有无量口,一一口有无量舌,一一舌出无量音,穷未来劫,演说不绝,亦难道得少分。故不多说,唯恭录灵峰大师《要解》中二则,以归结本品之解。
  一、《要解》云:「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二、《要解》云:「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后记
  再记
  本经原序
  本经原跋
  大经合赞
  莲翁恩师八秩寿赞
  注经偶颂
  本解常引经论目录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
  本品名闻经获益。广显闻者,获益难思。《无量寿起信论》云:「闻经之益,如是不可思议,皆是无量寿本愿力故。亦以本师威神加被故。凡有众生遇斯经者,其所获益亦当如是。」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天人世间,有万二千那由他亿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二十亿众生,得阿那含果。六千八百比丘,诸漏已尽,心得解脱。
  「尘垢」通指烦恼。如《维摩经》云:「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正同此经。「法眼净」者,《维摩经嘉祥疏》云:「云法眼净者,小乘亦法眼,大乘亦法眼。小乘法眼即初果,见四谛法名法眼。大乘法眼,初地得真无生法,故云法眼。」今此经指小乘法眼净。如憬兴曰:「法眼净者,即预流果(初果)也。」又《净影疏》云:「见四真谛,名净法眼。」「阿那含」是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诸漏已尽,心得解脱」。如《维摩经》云:「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肇公注曰:「漏尽者,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是指烦恼断尽,心意解脱,证阿罗汉之果。可见经中法眼净及诸漏已尽,均指声闻乘。
  或问:闻此大乘无上经典,为何得小乘法益。《净影疏》云:「小乘众生,闻说娑婆秽恶可厌,深心厌离,故得小果。」憬兴亦云「众闻此方秽恶可厌,故得声闻之果。」
  四十亿菩萨,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二十五亿众生,得不退忍。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
  上段正指闻法所得之大乘法益。「不退转」,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又表勤行修习,如念佛不退、勤行不退等。又不退转即梵语之阿鞞跋致。
  本经中云「住不退转」,下复云「得不退忍」,均据《唐译》。至于《魏译》则只云「得不退转」。净影师疏曰:「大乘众生,闻弥陀威德广度,坚心愿求,故得不退。闻此多益,誓欲济度,名誓自庄。」盖谓闻名求生志愿坚决,故得不退。誓欲利他,故名弘誓功德以自庄严也。今经据《唐译》为「住不退转」,涵义稍深。但不妨仍引《净影疏》以指其中之初步者。
  「得不退忍」,「忍」者,《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又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例如无生法忍,据《智度论》释为安住于无生之法理,而不动心者也。可见忍者,即安忍,谓于理决定,而无移动之念也。准此可知,「不退忍」者,即安住于不退之理而无移动之念。是则念念皆无退转,应相当于三种不退之念不退也。盖不退有三:一位不退,所修得之位次不退也。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也。《观经妙宗钞》曰:「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假(指永超出于凡夫之假有)。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不失中道正念。」今不退忍者,指安住于实相之理,念念不移,则应是念不退矣。住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则相当于行不退。闻经菩萨根机不一,闻法之益,自有差殊也。
  「今始初发」者,发菩提心也。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故一切经中于发菩提心之人数,均大书之也。如是菩萨既发大心,复行众善,愿生极乐,故均得往生见佛;复于诸方先后成佛,同名妙音如来。
  复有十方佛刹,若现在生,及未来生,见阿弥陀佛者,各有八万俱胝那由他人,得受记法忍,成无上菩提。彼诸有情,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俱得往生极乐世界。
  上明十方具缘众生普得授记益。佛对众生授当来成佛之记,名授记。此有四种:一、未发菩提心授记。二、已发菩提心授记。三、隐覆授记。他人得闻,当人不知。四、现前授记。得其一者,皆名得授记。「得授记法忍」,「得授记」,如前;「法忍」者,即弥陀第四十八愿中之三忍。(《魏译》为「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亦即音响忍、柔顺忍、无生法忍。得佛授记,证入无生,成无上正觉。如是之人,故云「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如《唐译》云:「八万亿那由他众生,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彼无量寿焘佛昔行菩萨道时,成熟有情,悉皆当生极乐世界。」盖一切法从因缘生。如是众生过去生中,得与因地中之弥陀相值,深蒙教诲,成熟善根,是乃无上殊胜之善缘。又因宿世受教因缘,曾从闻起思,从思生愿。如是正思正愿,印入八识心田,决定不消。是为无上殊胜之善因。今弥陀觉满功圆,成究竟觉。于是因缘俱熟,蒙佛威力摄受,「俱得往生极乐世界」。可见极乐世界菩萨、声闻、天人俱皆无量者,正表弥陀因地,于无量劫,于生死海中,教化摄受六道众生,实无量也。且我今日,于此妙法,能闻能信,是必弥陀于往劫中,追逐我于泥犁之中,教诲我于火宅之内。摄受不舍,劝导不休。不惜共轮转于六道,但欲我回心于一念。恩德无极,威德无穷。为我培植善根,今幸生育增长。注释至此,不禁泪零!
  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并现种种希有神变。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复有诸天于虚空中,作妙音乐,出随喜声。乃至色界诸天悉皆得闻,叹未曾有。无量妙花纷纷而降。尊者阿难、弥勒菩萨,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上表法会圆满,复现奇瑞。本经现瑞,既现序分,复现正宗与流通。深显此经实为初善、中善、后善,万德圆满。如序分《大教缘起品》,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放大光明,数千百变。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有。如是之瑞应称奇瑞,以昔所未有也。正宗分中《礼佛现光品》,既见弥陀,如黄金山,高出海面。复闻十方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弥陀掌中放光,一切佛国,悉皆明现。如是之瑞,正是奇瑞。末于流通分中,则大地震动,复现种种希有神变。光明普照,天乐盈空,天花纷降。经云「希有神变。」故今所现亦是奇瑞。《无量寿经钞》曰:「序分中有光颜奇瑞。今亦现此瑞相。当知佛意,表郑重也。」《嘉祥疏》谓流通现瑞者,「明感瑞证益」。又《净影疏》云:「如来化周,为增物教,故以神力动地放光,作乐雨花。」总之皆为众生证信。劝令众生于经所说难信之法,应生实信。
  「尊者阿难」以下,《净影疏》云:「明说广益,教惬群机,大众同喜。」「欢喜」者,《无量寿经钞》曰:「法位云:“依《伽耶山顶论》明欢喜有三义:一说者清净。于诸法得自在故。二所说法得清净。以如实清净法体故。三所依说法得果清净。以能证得清净妙境界故。”。今谓大众,闻弥陀愿,荷释尊恩,自得大益,何不欢喜矣!」准《钞》意:(一)说此经者,是我本师。「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是为说者清净。(二)所说之种种功德,只是一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是乃所说法得清净也。(三)得果清净,如灵峰大师云:「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依教修持,横出三界,迳登不退,圆生四土,究竟成佛。是乃得果境界清净也。具三清净,闻者得无上益,是故皆大欢喜。信乐受持,故云「信受奉行」。
  《无量寿起信论》曰:「此经具无量寿全身;亦具一切诸佛全身。于此信入,即具一切佛智。故曰闻此经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至经藏灭尽,此经独留。所以佛慈加被,殊异余经。奉劝后贤,普同信受。」(以上流通分竟)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竟
  肆、后记
  注经甫毕,再申数言。念祖障深福薄。浮生数十年,于烦恼堆里,颠沛流离,幸蒙慈光照沐,得休歇处。故感恩图报,拚死注经。于己未之岁(一九七九年),屏除俗务,广集中外经论,苦心参研,构思酝酿,经历二载。乃于辛酉(一九八一)掩门谢客,一心注解。该年竣初稿,次年竣二稿。连岁带病突击,体不能任。血压过高(220/120),心脏间歇,出现死脉。于是于癸亥(一九八三)辍笔,闭门潜修。每日念佛修法,并持咒数万。甲子(一九八四)春,医仍警告,应注意休息。但鉴于无常迅速,时不我待。故宁可书成而失命,不愿辍着以自保。于是奋笔修成三稿。时经六载,方告粗成。智浅力拙,必多错误。故先油印,广求教正。以便修改,期能略显经旨,用报佛恩。
  数年来力疾注经,或冒酷暑,汗湿稿纸;或感佛慈,泪洗笔痕;或遍体毛竖,词句泉涌;或茅塞顿开,拍案惊呼!本为报恩,愈报恩弥感佛恩之难报;发心注解,因注经方知经义之幽玄。于禅净密之一味融通,持名之究竟方便,大经之事事无碍,愈深究明,愈知佛法大海,圆融绝待,言思路绝,微妙精深不可穷尽。乃知大经如海,现所注明者,实未及毛端之一滴。唯尚堪自信者,此之一滴,确是来自大海。
  是法圆融,超情离见。如帝网珠,重重无尽。无边教海、无量陀罗尼、八万四千法门,如是无量无边一切妙法,皆可入一一法中。如千珠光色悉入一一珠中,于一珠中,全摄千珠。故此大经摄无尽藏。六字洪名,摄一切法。净土即禅。经云:「以众生心,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又「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又净宗即密,一句弥陀即是真言(往生咒第一句即是梵音之圣号),又「声字即实相」,故持名无异持咒,念佛即是念实相,直截究竟,不可思议。
  若据理体,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八万四千法门,法法导归圆顿,门门同是帝珠。故本解中赞净土,亦即赞禅赞密,赞一切法。佛法如截旃檀,片片皆香;如泻水银,粒粒皆圆。若论应机,则千差万别,难易天渊。大平等中,极显差别。于千珠中,唯净法一珠,具缚凡夫,易闻易知,易信易入。于一切法中,最为易行。又复圆摄万法,顿超三乘,心作心是,当下究竟。念佛即是修德有功,佛号即是性德方显。「齐诸圣于片言,越三只于一念」。广摄万类,会归一乘。横出三界,圆登四土。故于一切法中,首宏净土也。
  如是殊胜妙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念祖下愚,曷敢臆测。敬祈诸方缁素、久修大德,不吝慈悲,垂赐棒正,以匡不逮,不胜企祷之至。
  黄念祖恭敬顶礼  
  甲子初秋  
  伍、再记
  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
  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千部。东林寺乃我国净宗第一代祖师远公大师之道场。晋代《观经》及《阿弥陀经》均未译出,远公所禀正是《无量寿经》。今日东林与海内大德倡印此解,正契宿缘。大经放光,今正是时。
  忆于注经之初,曾拟广引最新科学成就,以为譬喻,或作佐证。但动笔以来,始知此经广博幽深,浩若烟海。若再傍征科学,势必篇幅过巨。乃变初衷,舍繁就简。兹藉重印之机,乃于末后,稍谈科学,聊补前愿,略显结合科学以阐明佛理之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余乃科技工作者,故常于讨论佛理时联系科学,听者每易领会。例如:人皆有佛性,生佛不二、生佛宛然等难明之旨,若以磁性喻佛性,以磁铁喻佛,以未经磁化之铁喻众生,则闻者易于得解。铁类等磁性物质皆有磁性,可喻众生皆有佛性。磁性之作用极大,例如发电机与电动机皆赖磁力而显功用。可见磁性不但是有,且作用无穷。但若从磁铁剖折磁性,觅其形体,则了不可得。正如傅大士所颂:「决定是有,不见其形。」磁铁与普通之铁,其本体并无分别。磁铁中电子运动轨道之方向一致,故有显著之磁作用。未经磁化之铁中,电子运动轨道杂乱,彼此方向不同。故所产生之磁作用,互相抵销,而不显磁性。若将此铁置于磁铁附近,铁中电子受到磁铁磁力之诱导,而排齐运动轨道之方向,于是立即显出磁力。可见磁铁与铁本体无异,故云「生佛平等」。加之以磁铁与铁所产生者,只是共同一个磁场,故云「生佛不二」。但铁实因磁铁之磁化作用,而成为磁铁,故云「生佛宛然」。由上可见,铁之异于磁者,只因其电子运动轨道杂乱。以喻众生所以异于佛者,只因妄念纷飞。从此譬喻,可助学人理解佛法。
  上例乃就普通物理学而言。若联系近代物理学,则更令人震惊。上例仍为旧概念,从物质而产生场。但现代物理学则认为物质者,只是人之错觉。爱因斯坦曰:「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爱氏指明物质形成于场(场乃具有能量强度之空间,其中并无一物),并唯有场是客观存在。另一大科学家赫尔曼?外尔亦谓:「一个物质粒子,例如电子,只是电场的一个小区域,其中场强的值很高,这表明在这很小的空间,集中了相当大的场强。。。。。。。事实上,任何时候也不存在构成电子的物体。」此上二人均谓物质只是场。另一科学家杜?布洛伊则认为「一切物质都是波(如无线电波)」。以上之说,皆显粒子二重性——颗粒性与波动性。所谓颗粒,正如爱氏等所指,只是场强较高的空间。故当代西方科学界先驱,艾德?蔡安指出:「宇宙物质各系统,一般可归纳为物质、能、电荷等等,一概都是归于零(空)。」以上论断,皆成为《心经》中「色即是空」之科学根据。
  艾德?蔡安继云:「(一切所有)既归于空,当然亦能从空形成,随时均可成可灭。」又例如日本科学家松下真一所着之《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曰:「阳电子和电子发生冲突(指碰撞等)时,在一刹那,所有粒子(指上述电子)都会消灭,而变成两个光子,成对的生成或消灭。」又「元质点的世界,是一个反复“生成”和“消灭”的世界。」又「这不就是佛教所说的“空即是色”以及“色即是空”之物质上(指物理学)的模样本身吗?」(此书中关于佛学精理之阐述,余虽未尽苟同。但著者曾在德国汉堡国立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统一场论等研究工作十余年。故所介绍之科学内容,均可珍也。)
  近代科学界不但从微观世界实验中,证明物质形成于空,变化坏灭,反复不已;并在宏观世界研究中,取得同样结论。天文学家霍金斯云:「星点旋系从强度高能的虚无之中形成。」科学家已证实大宇宙出生于虚空,各种天体(星云、星球)皆在不断运行,不断生成和消灭。从空而有,因有而住,从住坏灭,复归于空。例如猎人星座距地球十五光年,乃距地球最近之星座。从夏威夷猫娜基山顶,用无线电望远镜摄得猎人座星云爆炸散开(坏灭归空)后之照片,后复用红外线镜头,摄得正在初步又形成新星云(从空复成)之照片,此实为星云宇宙由老到坏、灭又再生之最佳科学证明。猎人星座现正处于形成之初步。如是新生之星体,其数无量。星体经成、住而衰老,乃发射红光,称为红光巨星。太阳系中之太阳再经六十亿年,即将老化为红光巨星。倘更趋衰老而濒临毁灭时,天文学家称之为白光矮星。因即将崩溃,乃竭尽残力,辐射白光。星体缩小,最后突然爆炸而毁灭,复归于空。宏观世界中反复迁变,吻合于佛说之宇宙规律—成、住、坏、空。
  再者,天文编号为M87之无线电波星云旋系,从非物质之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之光炬,其中为高速高能电子。从非物质之中,亦即从虚空中,而射出物质,实为惊人发现。从「空」转变为「有」,故「有」之本源即是「空」。上述种种科学实验,若联系佛学,则显现为「有」即假谛;本体为「空」即空谛;空有不二即中谛。天台宗基本教义之空假中三谛三观,现正由科学实验而日获证明。
  不但独立绝对之物质被科学界否定,时间与空间亦有同样遭遇。爱因斯坦相对论,抛弃牛顿氏绝对时空之概念,指出时间与空间皆是相对的。彼等皆依赖于观察者之状态。若观察者运动速度可与光速相比,当其相对于观察者之速度继续增加时,时间之间隔即将延长(亦即运动者之时钟变慢)。至于空间,(具长,宽,厚三维,兹以长度为例),相对论证明:一个物体之长度,与其相对于观察者之运动速度(可与光速相比)有关,速度续增,则此物体之长度在运动之方向收缩。由上可见:运动者所经历之空间与时间,均依赖其与观察者之相对运动速度。(所有与空间、时间有关之测量亦同样皆是相对的。)于是某一观察者视为同时发生之事,另一观察者则可能视为不同时。(浅例:假设有一列火车正以高速(可与光速相比)离开A处向B处飞驶。恰巧AB两处同时有闪电落地。车内人所见,则为B处之闪电先落。但AB中间C处有一人静坐。此人所见则两闪同时落地。)故知绝对独立之空与时,俱不存在,只是人之错觉。
  相对论物理学中,于三维之空间坐标上,加入时间,作为第四维。两者相互联系,而构成四维时空连续区。四维空间之实况,当人之思念,未彻底脱离妄想执着之前,则无法了解。但可从三维与二维空间之对此,而猜测四维与三维空间对比之情况。人为三维空间之生物,本身亦是三维。人可在地面投射一个影子。地面可理想化,为一几何平面,即是二维。假设此二维空间有生物,则此生物所能觉察者,只此影而已。绝不能知此影之源,亦无法估计此影将如何变化。至于弄影之人,则可随意变化影之形相,并予知此影将于某时可达某处。(此即俗称之预知未来。人对地面所有一览无余,即俗称之透视,可使影子忽有忽无,即俗称之搬运。)由于以上之对比,人可稍测四维与三维空间之对比情况。例如实际物体在运动中之长度,即四维空间点组在三维空间之投影。若欲测定物体长度,则与确定影子之长度,同样无意义。(前已提出长度随观察者相对运动之速度而变。)至于电磁波乃四维空间之波浪。每一电台发射之电磁波,皆可透过墙壁,遍布虚空。同时空间每一处,皆有各电台发射之电磁波存在。若转动接收机之旋钮,则东京、伦敦、巴黎,皆在当下。由是推想,四维及更高维空间之生物,其神通妙用更应远倍于是。佛经中指出欲界天中,天人皆有天耳、天眼等通,能预知众生未来死此生彼之种种情况。正因欲界天乃四维及维数更高之空间。色界天及无色界天,维数又高于欲界天。现科学家已承认十一维空间。圆满究竟佛陀之维数,应为无限大。法身遍满种种空间,无有障碍。
  空间维数愈高,其境界愈不可思议。由此复度多空间之学说,可减少人类对于佛教不可思议、超情离见、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例如:小大相容,延促同时,一多相即,重重无尽。)之疑惑。世人每以世间常识为判定真伪是非之标准。惜未知此所谓为常识者,正是主观错觉之产物耳。
  日松下真一云:「这实在很奇怪。正是现代物理学(元质点论)的真理,并用实验加以证明。这和古代的佛教思想的具体表现一样,不是令人惊叹吗?」卡普拉在其《物理学之道》,(中译本名《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云:「古老的宗教典籍《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当前大科学家作如是惊叹者,大有人在。上之二氏,仅彼中区区二例而已。
  卡氏复于其书之结尾处指出:「我们(西方)的整个文明能否生存下去,也许就取决于我们能否进行这种变革。它最终取决于我们采纳东方神秘主义某些阴(指《易经》坤卦之德)的态度和能力。。。。。。。」西方文明所急需采纳者,乃东方哲学之精髓。而佛教妙谛正是其中之顶峰。目前西方学术界有识之士,来求起死之药。我辈佛徒若能善巧传播如来真实之义,对于人类未来之文明幸福,定可有空前之贡献。
  卡氏指出,《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有惊人之相似性。而《无量寿经》,称为《华严》之中本。《华严》事事无碍法界之十玄门,备具于本经。故于注经之初,曾拟广泛联系科学。但以内容繁重,乃弃初衷。兹于重印之机,补志数则。篇幅所限,未畅欲云。挂一漏万,贻笑方家。唯冀读者了知,本经实为世出世法之要典,慎勿因其未合常情而轻忽之,则幸甚矣。
  前岁甲子所印之本,乃未定稿。兹蒙江南缁素大德发心大量印行。乃更加校订,正其谬误,删其未妥,释其晦涩,力求明确易解。但为水平所限,未能尽如所愿。念祖乃愚昧下凡。注解大经,似管窥天。敬祈诸方大德,不弃鄙陋,续赐指正为叩。
  黄念祖再记于北京莲舍一九八六年(丙寅)四月
  陆、附录
  一、本经原序
  初印原序(黄超子居士序)
  无量寿经,为净土群经纲要,东来最早,译本最多。自汉迄宋,凡十二译。宋元而后,仅存五本。此五本中,互有详略,初心学者,遍读为难。王龙舒居士取汉吴魏宋四译,汇为一本,意在便于初学,往往取繁遗要,改深为浅,莲池大师谓其抄前着后,未顺译法;彭二林居士斥其凌乱乖舛,不合圆旨。谨案龙舒会集四译时,尚在中年。识解未超,诚有舛误。但云栖、灵峰两大师所见南北之本,已自不同,或其别有定本,今已散佚,未可知也。至龙舒之净土文,成于晚年,沾溉后学,有裨净宗,厥功伟矣!二林因不嫌王会,又取康译删其繁冗,节为一本,谓可救龙舒之失。夫龙舒之误,在所会四译之中,二林节删仅限康本一译之内,为例不侔,云何补救?魏默深居士,复取五种原译,融会为一,文字简洁,远过龙舒。而率增乖舛之弊,仍复不免。考默深原稿,未及校刊,付诸友人,身后印行,致有增减,亦未可知。夫会集与译义不同,译经须见梵本,会集须照原文,无征不信,儒籍尚然。原译所无,征与何有?是以五种原译之外,虽有节会三本,而仍未能普遍流通。吾师夏莲居先生,未冠学儒,甫壮习禅,由宗而教,由密而净。于壬申之岁,发愿重校此经,阅时三载,稿经屡易,悲智并运,卒成斯篇。不但可以补王彭魏三家节会之疏失,实可称集汉唐宋五种原译之大成。佛学界诸尊宿多称为文约义显,词畅理圆。习净土者,诚能受持读诵,则于莲宗法门统摄无遗矣。此本初脱稿时,张宪臣居士见之欣赞,亟欲付印,以致序文与会译引证记均未付入,而莲师因校勘未审,不允流通,将有定本与序文等一并另刊。此虽初次付印之本,然于原译之外,未尝稍参一意一句,梅撷芸老居士在中央广播电台称为最善之本。读者诚能取五原译、三会本参考互证,则可知梅居士所称非溢美之词也。
  小雪候弟子黄超子敬序  
  重印无量寿经五种原译会集序(梅光羲居士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极谈,众生本具之化仪;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净土群经百数十部之纲要,一大藏教之指归也。不但统摄事理因果,融会显密性相,而且详陈苦乐,照真达俗,是以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小本始译于姚秦,《观经》初显于刘宋,二经未达乎东土,莲社已建于庐山。唐宋以前,净宗之盛,莫不以此经为宗尚也。宋元而降,古册散佚,十二译中,仅存五本,文词互有详略,义谛不无异同,初心学人,遍读为艰。仅持一译,莫窥奥旨,是以尘封大藏,持诵者稀。虽曹魏康僧铠师所译,号为详赡,而汉吴唐宋四本中义旨亦有康本所无者。如四十八愿中最重要者,厥为莲花化生,与国无妇女两愿,而汉吴本有之,曹魏木所无。彭二林云:此经阐扬者少,实由无完本故。非虚语也。王彭魏三家节会之本,皆未尽美尽善,诚如黄超子居士所云,可见会集此经非易事也。一须教眼圆明,照贞达俗。二须淹贯群籍,深于文字。三须于净宗法门,有久修专功。四须于五本原译,了然胸次。五须于王彭魏三家节会之本,洞鉴得失。六须于宋明迄清,南北各藏以及中外刊本,详审校勘,始可着笔。具此六者惟吾学佛老友夏莲居师兄庶可当之无愧,此吾所以对于其会集之本一再赞叹,而惜其未能及早普遍流通也。吾常慨夫今之习净宗者仅持小本,于小本仅持秦译,问以法藏因地不知也;何者无量寿,何者无量光,茫然也;叩以浊世恶苦,往生正因,与夫持名方法,亦多瞠然无以应也;乃至询以依正庄严,修行次第,亦仅能粗举七宝八德、三辈九品、四十八愿之名目,而于其内容仍不知也。噫!理既未明,信何能深;信尚未坚,而欲使之一门深入,不惑他岐,难矣;而欲使之不动不摇,一向专念,以期达到一心不乱,得大轻安,获大解脱,抑又难矣。现象如此,而欲使之普遍宏扬,而欲以之折伏魔外,而欲使科学知识阶级,低首降心于净宗之门,此尤难之又难,几于不可能矣。以无上甚深微妙法门,竟使一般盲目者流,视为消极厌世、自了送终之具,岂不大可哀耶?此何以故?佛徒不读大经故;不弘大经故;大经无完本,而又不能遍观各种原译故;三家节会之本,又悉未能尽美尽善故。此吾师兄莲公所以谢绝万缘,掩关数载,千研百考,稿经十易,成为会集一本之总因也。其本为何,即《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是也。或曰此本一出,各译将废。余曰原译何可废也。不有原译,何成斯本,彼王彭魏三本既出,古译未废,而谓此本废古译乎?不虑于五译尘封之际,而虑于古本将显之时,是诚何心哉!且莲公此本,正欲导行者遍观各译,广获法益,扩心目,坚信向,使无人持诵之古本光显于世,此其惨淡经营、报佛深恩之苦心也。或者又曰,古本全为四十八愿,今竟改为二十四者何耶?余哑然笑曰:闻子此言,知子不但于今本未尝展阅,即于五种原译亦未曾寓目也。汉吴两译愿文皆为二十四。魏唐两译四十八,宋译三十六,骤览之,魏唐广而汉吴略;细辨之,汉吴盈而魏唐绌。缘二十四者不仅二十四,四十八者又不足四十八。遵魏唐两译耶?既有缺而且复之憾;取汉吴二译而补之耶?又将躬冒改经之嫌。莲公会集此章,累月未决,寝餐俱减,而余与慧老法师恰于此时先后北来,遇诸莲公寓中,于是三人共同参详,又复拈阄佛前,始行定议:决奉汉吴二译,以二十四为纲;复准 魏唐两本,以四十八为目,举其纲既与汉吴相同,数其目则较魏唐为备。千斟万酌会成此章。问者不识之无,则莫如何,倘稍通文理者,详览原译自可了然,固无待余之词费也。或又问曰:初印重印两本不同,将以何者为准耶?余告之曰:后后胜于前前,此无待论,初印未允流通,重校方为定本,莲公当日之言,已在黄序之内。况前本已臻完好,见者获益实多,重印精益求精,为效自当更普;而此次分增章句,大体依然,即令并行,亦复何碍。龙舒所会四译两本并存,二林所节魏译一再重刊。善乎二林之言曰:历考大藏诸经,旧录或加再治,只求精当,岂惮审详。但若续印,固当以定本为据耳。问者又曰:三家节会之本,或名无量寿,或名大阿弥陀,或名摩诃阿弥陀,今本所立之名,无乃赘乎!余反叩之曰:子于经名以诸家为准耶?以原译为据耶?谨考自汉迄宋十二译中,以无量寿为名者七,以平等觉正觉为名者三。最初一译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最后一译名《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其中唯吴译经名最长,计共廿字。王会本于阿弥陀上加以大字,已为无据;彭魏两本皆名《无量寿经》,亦觉与原译相滥;而正定王氏取魏本作为衷论,冠以摩诃二字,尤嫌杜撰。莲公此本,直合前后两名,未动一字,既非自造,又极现成,不但无混于古本,且亦有别于诸家。一唱经名,不但十二种原本名义咸括其中,即全经大旨亦了然心目;不但本经,即小本与观经之大意,亦在其中。盖一心不乱,心作心是,咸莫非以自己无量寿之心体,合阿弥陀无量寿之大顾,以庄严自心,清净自心,以期普遍平等,自觉觉他而已。古所谓智者见经名,即知全部义;忙人见经题,亦易得利益。嗟乎!一经之名所关如此,况全经文句耶?一名之义深广若此,又况于全经意旨耶?莲公会集大经时所以慎而又慎,不敢有只字之忽也。以上所答皆余往昔所闻于莲公者,今皆举以相告矣。于是闻者忻然请曰:得聆绪论,疑虑冰释,莲公会集此本经过,复能见示否?余曰善哉!愿略述之,以利学人。余与莲公同官十稔,共学三十年。同受皈戒,同参叩于宗门耆宿;同受灌顶于密宗大德;同于慧老法师座下得受印证。生平友朋,深于儒佛两教者首推莲公,实吾之挚友,亦吾之畏友也。至其力屏万缘,掩关十载,于净宗要旨穷深极微,发前人未发之蕴,艰苦卓绝,为法忘身,实有足令人惊叹敬佩者。其会集此经之动机与苦心,并所具六种特点,所谓教眼圆明,深于文字、专攻久修、遍探原译、洞窥诸本、网罗各藏等,悉见前文所述;而其始终敬慎,心精力果,以迄于成,更有非人所及者。方其从事之初,净坛结界,香光庄严,咒水加持,内外整洁,冥心孤诣,万缘俱屏,秉笔必先礼佛,坐卧不离称名,累月经年,人物罕睹,《欢喜念佛斋诗》中,所谓「一室唯供佛,三年不下楼」者,盖记实也。故其于九万五千七十字之五种原译内,玄义微言,深文奥旨,无一语而不详参,无一字而不互校,务使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艰涩沉晦,使之爽朗;繁复冗蔓,归于简洁;凌乱俾成整严,阙疏悉令圆满。必期有美皆备,无谛不收。往往因一字之求安,浃旬累月而不决,日日祷于佛前,时时萦诸梦寐,此其敬慎、虔恭状况,皆光羲与慧老法师所目睹者也。故其精诚所感,屡现瑞征,兹恐骇俗,姑不具引。是以及其告成也,文约而义丰,理显而词畅,醒眸爽口,易记易持,无艰深畏难之虑,有殊胜易往之感,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每一持诵,恍若置身于清净庄严之域,徜徉乎华池宝树之间。如觐慈光,如聆法语,诵者忘倦,听者生忻,随分领解,各如其量。摄凡浊介尔之心,入圣众俱会之境;易全真成妄之念,为背尘合觉之行。果能受持读诵,如说修行,不但拔将来之苦果,实已获现前之福利。非真修净业者不觉其妙;非曾涉教海者莫窥其深;非详考各译,不知其抉择之精,唯遍校会本,始见其从事之慎。然此实非门外耳食者,所能骤解也。吾尝谓欲宏佛法于今日,必须提倡净土;欲宏净宗,必须先宏大经。果能人人持诵,则因果自明,身心自洁,劫运自转,太平自至。盖统摄二谛,未有明备简要若此者也。惜多年未有定本,致法宝莫能流通。前清盛时,万善殿常课此经,故得宫廷整肃,政治清明,由彼时群知因果,故能上下相戒,朝野相安。咸同而后,此经辍诵,朝纲紊乱,国势随衰,虽不尽由于此,而此经所关重矣。今此本既出,不但为净宗前途贺,且可为世运前途幸也。莲公之为学也,由百家众流而归之于佛,历性相显密而归之于净。其所著述,除会集大经而外,尚有《校经随笔》、《会集秦唐两译阿弥陀经》、《会译引证记》、《大经五念仪》、《莲宗密钞》、《净修简课》、《一翁幻语》、《入道三字箴》、《一梦漫言评叙》、《听佛轩自警录》、《邵康节安乐集钞》、《白玉蟾诗禅道影录》、《二溪学粹》、《欢喜念佛斋诗钞》、《渠园诗文集》,或已印行,或正待印,计十余种。莲公素耻宣传,余之言此,并非故为标榜,盖欲使世知如此学识,如此功行,其所会集之经典,所信向之法门,自必具有甚深义趣,而学识未充,功行不逮者,未可据以浅陋眼光轻事测评,致蹈谤法之咎,而为深心护法,有志救世者,所笑叹也。又其宏愿热诚,苦口慈心,感人极深,信向者众。此次俯应黄甥念祖之请,重印大经,闻者欢跃,争相随喜,光羲侨渝养痀,额首遥庆。往年曾为作序,未及付印。兹再略摘莲公所着《校经随笔》中语,增入前序;节录《大经合赞》附于卷末;并遗一甥两女就学其门,听受此经要义,即以此序代为之贽焉。每忆沈谷成居士,有众生福薄,大经尘封,提倡无人,佛恩难报之语,辄生慨愧!今幸因缘成熟,宝典放光。本经有云:值此经者皆可得度。彭二林曰:此实无量劫中,希有难逢之一日也。然则遇此经者,可不宝诸。有智之士,幸勿忽诸。
  公元一九四六年夏历丙戌南昌梅光羲和南序于重庆
  二、本经原跋
  敬跋重印大经合集本后
  萧方骏  
  丙戌十月十九日,为北平广播电台台长黄念祖君之 慈母梅太夫人六十正寿。鉴于世俗之寿其亲者,或绮筵丰席,残伤物命;或扬厉铺张,徒导奢习。虚靡资财,无裨实际。思欲涤除陋俗,一挽颓风,乃请命于太夫人,拟易为施德培福之举。太夫人欣然喜曰:「一切供养,法供养最,培植福慧,莫先印经。吾闻《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为郓城夏莲居老居士所会集,曾经宗教俱彻、行解并超、缁素共仰之大德慧明老法师所印可。称为文约义丰,词畅理圆,嘱其及早流通,以利有情。吾长兄撷公称为集汉吴魏唐宋五种原译之大成,为古今尽美尽善之本。极乐庵华严讲座律宗大德慈舟法师,曾亲为科判,并以此本在济南净居寺讲演,听众欢赞,盛况空前。青岛湛山寺印经处,亦曾印行多部。汝欲弘法寿亲,曷若广印此经?况经之所在,即法之所在;法之所在,即我佛光明所在也。本经有云:“佛所行处,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民无冤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回忆八九年来,汝兄弟姊妹卫国抗战,各居一方,今幸国土重光,天伦聚首。蒿目时艰,流离失所者众矣!安不忘危,忍以奢靡自寿乎?经名无量寿,寿莫大于是。宜印此经,以副吾志,且满汝愿。」念祖三世奉佛,善根深厚,欣承慈命,尤契本怀。乃取《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重印千部,以广法施,可谓善母寿者矣!吾知闻此印经因缘而兴起者,殆将踵接,由一版而再版三版,以至千万版。印者无量,读者无量,发心获益者无量,而太夫人之功德福寿,亦与之俱无量矣!盖此经为净宗无上宝典,不但于苦乐欣厌、生佛感应之理,阐发尽致,而且于事理回果、显密性相之义,赅括无遗;尤妙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普遍流通,有移风易俗,矫正人心之效;受持读诵,具消罪灭业,延福增寿之功。是以贤智之士,有志大乘者,莫不以先读为幸也。行见佛光遍照,灾障潜消;劫运早回,群生安乐,则太夫人之仁慈,与念祖之诚孝所推,岂有极哉!念祖笃信佛乘,志量远大,受学莲公以来,昕宵研讨,益见精纯。此次所印大经,复经莲公手自补校,文义尤为周足。至于此经初印因缘,已见黄序;而会集义例梅序详之。念祖昆仲为撷芸之甥,而念祖又愚之婿也。撷芸与莲公为学佛老友,三十年来,津逮学海,声光并茂,有南梅北夏之称。莲公会集此经,阅时数载。会有句云:「浊世无如念佛好,此生端为大经来。」亦可想见其志愿精纯矣!撷芸称此经为第一善本,推莲公为学佛友朋中第一人,愚与两公又均为民元旧雨。此经莲公会集之,撷芸详序之,念祖印行之,而不慧亦幸得附骥其间,沾溉法益,因缘际会,良非偶然。谨略述此次印经缘起,愿与持诵此经者,同为梅太夫人祝无量寿焉。
  佛历二千九百七十三年丙戌初冬,息园居士三台萧方骏谨识于旧都寿山福海之居。时年七十有七。
  敬跋三印大经会集本后
  黄念祖  
  丙戌之冬,家慈梅太夫人寿辰,念祖敬承慈命,重印吾师莲公夏老居士所会集之无量寿经千部,深愿各地闻风兴起,印者无量,读者无量,发心获益者无量,以广法施而回劫运。乃甫经逾月,而净宗学会、儒佛同心学会,以暨崇俭素食会、万国道德会、正谊学会等,诸方善信先后发心,续印此经达三千部,于以见人之好善,谁不如我。法不孤起,仗缘乃生。念祖所印千部,既有家母舅南昌梅公为之序,又有家岳丈三台萧公为之跋,而此次发心续印诸公,咸欲念祖略叙梗概,用志胜缘。虽自维浅陋,然于义不可以辞,谨就见闻感想所及,供养大众,幸垂察焉。
  愚闻莲师之集成此经也,首蒙宗教俱彻之大德慧老法师,于佛前持经摄影,以资印证。继有禅宗大德月溪法师力赞速印。复有密宗大德超一法师协助流通。更有律宗大德慈舟法师亲为科判,并在济开讲,盛况空前;拈花寺亦曾开讲全部。至于领众课诵此经,则有极乐庵方丈妙禅老和尚;并请山东女子莲社吴倩芗社长,在寺开讲两月。而长期以此自课者,则有悟妙法师、本觉法师,与比丘尼心常师。发愿注解此经者,则有曾着蒙藏佛教史之妙舟法师。期以十年精力为此经疏钞者,则有净宗祖庭石壁山玄中寺方丈雪峰法师。妙雪两师,与续可法师,均为大学毕业;妙续两师,又均曾服务于军政教育各界者也。而续公出家因缘,则半由此经。当其幼年,即于吾师信仰极深。中年发心学佛,吾师即以此经授之曰:佛法非同小缘,宜先熟此以培善根。乃未半月竟能背诵。吾师嘉其猛利,为讲净宗要旨,连夕达旦,凡四十日。隆冬风雪,炉火无温,听者讲者俱忘寒疲。续公欲企净业大成,未几敝履世荣,披剃圆具。现已宏法平津,群推其慧辩特出,皆此经有以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2-14 14: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

续-《第四卷》

摘自《黄念祖老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以上所述,均为目前出家大德,与此经有殊胜因缘者。至若唐宋以前,高僧名贤受持赞演,获得灵感者,不可胜数。而现在居士中得益此经者,尤多可纪:有素不信佛,因睹此经善根顿发,遂率眷属同受皈戒,最先课读,最先成诵,最先印行二千部于十五年前者,故丕威将军张公宪臣也。十年课诵此经,从未间断,且在黄阳山闭关手写数本施人,古稀高龄,健逾少壮,李西原老居士也。多年沉痀,百药罔效,因拜诵此经宿疾顿瘳,正信既启,判若两人,发愿尽未来际读此宏此者,黄正明女士;踵而行之者,李明坤、梅葛明、锦明女士等也。乍读此经欢喜赞叹,未几即能背诵如流,从此皈向佛门,志修净业者,张辅卿将军也。发心手写此经,预备将来影印者,则有萧公方骏、郭公则澐、李君广平。因诵持而坚正信,或为日课,或能背诵,或除宿障,或增善根,则有曲善堂、夏悟明、王述宗诸居士。虽向佛乘,未获途辙,骤遇此经,如贫得宝,则有冯性圆诸女士。夙信净土,自谓已窥堂奥,及读此经,始愧往昔未得门径;又闻吾师讲解,乃知此法顿赅八教,圆摄五宗,广大精深,令人欢叹、愧奋于不能自已,则念祖与黄胪初中将、齐重九居士等也。至于读诵此经,或着显效,或获密益,耳目所及,已难悉数。亦有乍信乍疑,随人言转,或熟视无睹,或期诸将来,此虽福缘未具,善根容有发时。若于原译即未遍读,会本更未详参,妄逞瞽说,意存嫉忌,则竟是波旬眷属,如来所谓可怜悯者。本经有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又云:「恶憍懈怠及邪见,譬如盲人恒处暗。」于以见众生机感各各不同,善根不可思议,业力亦不可思议,我佛已屡言之矣!念祖初获此本,未遑措意,迨搜集五种原译,逐一披读,始知此经非特为净土群经之纲要,而且于世道隆污,国运兴衰,有绝大关系。又检三家节会之本,详参互校,益恍然于吾师弘法救世之苦心,与会集此经之精慎,实非浅识寡学所能梦见。宜乎缁素大德,先后倡导、赞叹,不谋而同也。
  善乎沈善登居士(曾着报恩论,近代佛学界特出人物)之言曰:净宗之妙,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此经备示依正庄严、修持位次而外,实如前跋所谓:苦乐忻厌、生佛感应之理,阐发尽致;显密性相、事理因果之义,赅括无遗,是以志向大乘者在所必读,有心救世者在所必宏也。慨自世风日下,人心陷溺,同业共感,劫运空前,群感切肤,咸思挽救。然而劫由业成,业由心造,欲回劫运,须正人心。世风未转,劫运难回,苦因不拔,苦果难出。本经菩萨修持以下,直至三十七品,剀切指示浊世致苦之由,与出苦之方,深悲极慈,重重诲勉。其间历叙众生以三毒五恶之业,招辗转痛烧之报,俨然为今日灾劫写照。欲令众生观果知因,洗心易行,改往修来,离苦得乐。若仅知持名,不明纲宗,即昧往生正因,难收感应效果。是以本经于礼佛现光之前,又复揭示:「佛所行处,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民无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以上十三句经文)盖法不异佛,佛不离法,此经诵持处,即佛光照摄处。更有如前跋所云:果能受持读诵,必获开慧灭业、延寿增福之效;普遍流通,实有移风易俗、矫正人心之功。是以前清开国,特重此经。宫庭课诵,着为定例。故得人知自戒,上下相安。迨乎末叶辍诵,纲纪日紊,而清社亦颠覆随之矣。会疏有云:此经乃七难消灭之真言,天下太平之秘诀。实为确论,非讆言也。
  犹忆日寇鸱张,国都播迁,林故主席礼请海内唯一耆德虚云老法师,主持法会。念祖服务后方,幸获皈依。老法师谆谆诰诫吾人,亦以挽劫修道,自他俱利,莫如潜心净业。当代龙象太虚大师,提倡建设人间净土,亦曾详引此经文句。与夫莲师会集此本之深心,示现虽异,而悲愿无殊。由是观之,无论挽劫修道,与建设人间净土,莫不以此为根本阶梯,可断言矣。此经多印一部,持诵多增一人,即减少一分业力,挽回一分世运。所望弘法长德,忧世贤达,合力提倡,普遍推行。庶使此照真达俗、事理双融之契经,凡圣齐摄、性修不二之宝典,光明遍照,佛日常辉,则其潜消灾祸,扶翌伦纪,效力之伟将有非言可喻者。治本之图莫善于此,救时之要亦莫先于此。耆硕俊彦所见皆同,幸勿等闲视之也。
  更有进者,如来悬记,此经独留。值斯经者,皆可得度。报恩论云:「人道一日不坏,则此经一日不坏。」又谓此乃佛说一切经中真实、圆顿、了义,反乎此者即皆魔说。可谓大声疾呼恳切极矣。窃意当来独留者,必为此本无疑,因其备具诸译之长故。又复当知,弥勒菩萨即受此经于佛,且曾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见悲华经)。凡于此经受持宏扬者,即为福德无边弥勒菩萨之所拥护。然必肯读肯弘,方能与菩萨本愿相应。因此菩萨受佛重诲,于此经典作大守护故。至于会集缘起,及其重要意义,具详梅黄两序,暨大经合赞中。威远黄君,为吾师入室弟子,梅公则与吾师同游佛海,几四十年。南梅北夏,有若岱华并峙。相知既深,所言尤确,详阅两序,再读本经,更易了然。固无待念祖复述。仍将大经合赞节印于后,深研熟昧,获益无穷。切望读者加之意焉。
  丙戌嘉平佛成道日弟子江陵黄念祖敬跋
  弟子众等敬以印经功德,回施法界一切有情,此经所在咸蒙慈光,夙现冤亲,同获解脱,凡有受持读诵印写流通,罪障消除,福慧增长,并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民无怨枉,强不陵弱,各得其所。共登觉岸,圆证菩提。十方善信,咸同此愿。
  三、大经合赞
  欲修净业者必读此经,因其为净宗诸经纲要故;非读不能深入故,读之能得总持故。已修净业者,不可不读此经,因其于世出世间因果、苦乐,详赅无遗故;非熟读不能坚正信故;又于极乐依正修持法式,非读此不易明了故。
  习禅者须读此经,因此法门即无上深妙禅故;弥陀即自性故,净土即惟心故;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故;又即净即禅故,净外无禅故;不信净土即不信禅故,亦即不信自心故。
  学密者须读此经,因自经首上师说法,入灌顶阶,受菩提记,以迄道场庄严,本尊放光,全部具足四种曼陀罗故。又密严不离极乐故。
  宗贤首者不可不读此经,因诸大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处处导归极乐故;纯显理事无碍故;又即小本《华严》故;极乐即华藏故。
  宗天台者不可不读此经,因随文虔诵,止观已具,不历次第,自在圆顿门中故;即境即心故,会三归一故;又即《法华》所谓「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
  宗法相者不可不读此经,因极乐依正即法相故;信愿持名是唯识故;由愿生而悟无生,由依他而证圆实故;入有得空,转识成智故。
  已持小本者再读此经,顿觉心地开朗;读此经再持小本,更见简妙精切。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
  读《观经》者再读此经,益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因其于出世三福阐发更详故。又日观、水观乃至宝树、菩萨佛观,较之《观经》简要易修故。
  未信佛者不可不读此经,以此经能起正信故;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故;一染识田永为道种故;能读此经,即不信佛亦不失为善人故。
  喜文字者不可不读此经,因此经皆汉魏唐宋原文,雅洁简练故;熟读能悟作文方法故;能使文境高妙故;又由文字般若以起观照,能达实相故。
  向大乘者必读此经,因经中云:如说修行,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无量亿菩萨,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故;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故。
  学儒者不可不读此经,因一向专念,即是诚意正心故;发菩提心,方能明德亲民故;同生极乐,方可谓之止于至善故;举凡《易》之寂感,《书》之精一,《礼》之毋不敬,《诗》之思勿邪,皆在此经之内故。
  无论治军、从政、求学、经商,皆不可不读此经,因其能对治贪嗔痴故;消业去习故;增福开慧故;能矫正人心移风易俗故;能消灾化劫,使国运昌隆,世界平安故;是即无尽宝藏故。
  无论僧俗男女,皆不可不读此经,因其普被三根故;能治众病故;拔苦与乐故;是破暗之明灯,业海之慈航故;实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故;是以十方诸佛同赞故。
  四、莲翁恩师八秩寿赞
  黄念祖  
  (先师夏莲老八秩寿辰,作此颂赞。原稿毁于文革浩劫,时逾廿载,脑中仅得十分之八七。兹因注先师汇集之《无量寿经》,弥感夫子宫室之美,故补缀成篇,附录卷末。)
  猗与恩师 大善知识 乘愿再来 示生尘世 圆解圆修 智慧猛利
  宗通说通 圆融一味 金刚正眼 烁破大千 续佛慧命 继祖心传
  从显入密 摄禅归净 万流入海 一心净信 一句弥陀 即深妙禅
  净念相继 直透玄关 知恩报恩 宏法利生 掩关津门 专究大经
  无量寿经 净宗宝幢 苦无善本 尘封大藏 老婆心切 汇集五经
  广摄众妙 究竟一乘 畅佛本怀 为世明灯 三载功圆 群称善本
  当来经灭 独留是经 流传末后 必此会本 衣珠出尘 诸佛欢喜
  龙天庆赞 天花如雨 德风广被 名称普闻 大众钦仰 趋拜师门
  宫墙九仞 妙德难思 慕名者众 知音者希 知音传实 慕名传虚
  随人喝彩 矮子看戏 终日相逢 终日不见 身在庐山 不识真面
  虽不识面 已在山中 闻风睹影 万福攸同 师洒甘露 普润三根
  开我茅塞 出我迷津 眼翳顿消 大事初明 得休歇处 庆快生平
  师寿八秩 庆喜赞叹 请师住世 作人天眼 恶海腾波 唯赖慈航
  愿我导师 长寿无疆
  甲子初秋乘恩弟子黄念祖追忆于北京莲舍  
  五、注经偶颂
  黄念祖  
  壬戌秋深,注经之暇,因见木叶飘零,蓦地触着云门之体露金风,临济之佛法无多子,大梅之即此物非他物等公案,枕上口占,偶成四偈。
  (一)
  尘缘何所恋 掩门注大经 立论唯依圣 得旨在忘情
  粗明净法妙 弥感佛恩深 注得虚空破 甘露雨倾盆
  (二)
  浑然忘老病 誓死报慈恩 随缘传佛语 即事显禅心
  莲花不着水 金针可度人(注一) 破颜微自笑 放手扯葛藤(注二)
  (注一)宗门常云「鸳鸯绣出凭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今反其意。
  (注二)禅家凡见人说事枝蔓不径捷者,谓之扯葛藤。
  (三)
  谁知六字明 即是一味禅 立断与顿超(注三) 一念本来圆
  已在含元殿 何更问长安 曹山真知有 不询五十三(注四)
  (注三)立断与顿超,乃密宗红白教大圆满法中无上之法。
  (注四)曹山乃曹洞宗二祖,有句曰:「何必南询五十三」。五十三指善财五十三参。
  (四)
  木叶脱落尽 金风露树身 的的祖师意 切切老婆心
  佛法无多子 知音有几人 试听无生曲 窗外鼯鼠声(注五)
  (注五)大梅临终闻鼯鼠声。乃示徒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众人,善自护持。」
  本解常引经论目录
  甲 经典
  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2阿弥陀过度人道经
  3无量寿经
  4无量寿如来会
  5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6观无量寿经
  7大阿弥陀经(王会本)
  8摩诃阿弥陀经(魏会本)
  9阿弥陀经
  10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11阿弥陀经秦唐两译会本
  12观佛三昧经
  13后出阿弥陀佛偈经
  14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15往生经
  16文殊说般若经
  17般舟三昧经
  18大宝积经
  19随愿往生经
  20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21大般若经
  22晋译华严经
  23唐译华严经
  24法华经
  25首楞严经
  26金刚经
  27圆觉经
  28大毗卢遮那经
  29楞伽经
  30涅槃经
  31思益经
  32大集经
  33梵网经
  34药师经
  35净名经
  36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37密迹金刚力士经
  38心地观经
  39悲华经
  40仁王般若经
  41占察经
  42璎珞经
  43称赞大乘经
  44心经
  45大悲心陀罗尼经
  46胜天王般若经
  47罪福报应经
  48优婆塞戒经
  49诃欲经
  50遗教经
  51四十二章经
  52大乘密严经
  53普超三昧经
  54金刚顶经
  55圣无勋尊大威怒王陀罗尼经
  56七佛神咒经
  57陀罗尼集经
  58法灭尽经
  59大法炬陀罗尼经
  60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陀罗尼经
  61尊胜陀罗尼经
  62莲花生大士应化因缘经
  63佛地经
  64守护国界主经
  65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66入佛境界经
  67报恩经
  68四阿含、增一阿含、长阿含经
  69金刚华经
  70胜思维梵王经
  71佛名经
  72月灯三昧经
  73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74菩萨本生经
  75宝云经
  76华首经
  77正法念经
  78菩萨处胎经
  79法华三昧乖观经
  80造像功德经
  81目连所问经
  82六波罗蜜多经
  83施灯功德经等等
  乙 论著
  1往生论
  2大乘起信论
  3大智度论
  4大日经疏
  5法华嘉祥疏
  6法华科注
  7法华文句
  8法华游意
  9法华论
  10无量寿经义疏(净影疏)
  11无量寿经义疏(嘉祥疏)
  12法华玄赞
  13法华义疏
  14摩诃阿弥陀经衷论
  15报恩论
  16无量寿经起信论
  17无量寿经笺注
  18弥陀疏钞
  19弥陀要解
  20弥陀圆中钞
  21往生论注
  22龙舒净土文
  23观经四帖舒
  24安乐集
  25宗镜录
  26心赋注
  27万善同归集
  28弥陀通赞
  29梵室偶谈
  30观经约论
  31十疑论
  32行卷偈
  33成唯识论
  34唯识述记
  35成实论
  36俱舍论
  37俱舍玄义
  38俱舍光记
  39起信论义记
  40华严探玄记
  41华严大疏钞
  42华严合论
  43华严演义钞
  44华严玄谈
  45涅槃经疏
  46金刚经破空论
  47圆觉经大疏
  48圆觉经集注
  49圆觉经略疏
  50菩提心论
  51菩提心义
  52大乘义章
  53五教章
  54四教仪
  55佛地论
  56仁王经疏
  57仁王良贲疏
  58仁王经青龙疏
  59仁王经合疏
  60十二门论
  61金光明经文句
  62维摩经天台疏
  63维摩经肇注
  64维摩经慧远疏
  65百论
  66毗婆沙论
  67阿弥陀秘释
  68东密阿字观
  69秘藏记
  70五秘萨诀
  71胎藏界鬘陀罗钞
  72秘藏记钞
  73胜鬘宝窟
  74教行信证
  75心经略疏
  76香象心经疏
  77贤首心经略疏
  78楞严长水疏
  79心王铭
  80心灯录
  81信心铭
  82上生经慈恩疏
  83法住记
  84止观辅行记
  85摄大乘论释
  86法事赞
  87事赞
  88礼赞
  89昙鸾赞阿弥陀佛偈
  90昙鸾略论
  91劝心往生论
  92瑜伽论
  93大宝积经论
  94西域记
  95净修捷要
  96佛祖统记
  97释迦谱
  98原人论
  99往生要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5-1 18:31 , Processed in 0.06466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