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821|回复: 6

御制宣纸版《乾隆大藏经》制作细节展示

[复制链接]
得大安生 发表于 2013-12-26 15: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本版信息说明:本站并不对此版块的信息进行核查,请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佛弟子当深信因果,不可发布虚假信息。
乾隆大藏经缘起



如来之道广大包天地,光明超日月,溯万亿劫之前不见其始,推万亿劫之后莫测其终,清净为宗,慈悯为用,济利为德。佛陀娑婆设教以来,祖祖相承,心心相印,弘法传经,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卷帙益多裒为大藏。
《乾隆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又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又名《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 (1733) ,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经、律、论、杂著等悉尽收录。 《乾隆版大藏经》的编刊工程浩大,负责其事的官员、学者、高僧等达60余人,监造人员80余人,还募集刻字、刷印和装帧等优秀工匠860余人,历时6年完成。全藏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图版以白描手法绘刻,庄严而不失生动。初印104部,颁赐各地禅院。此后至民国年间,又陆续刷印了数十部,共印行150余部。自宋至清,木刻汉文大藏各代频出,唯有《龙藏》经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者亦极鲜见,因此,它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御制乾隆大藏经
佛法瑰宝《大藏经》集古今中外佛经精华、大师全部智慧,又依历代四众弟子精心收藏,久传不衰,今我辈佛子誓愿弘法,应河北省佛教协会倡议,结十方信众之善缘,将清代官刻汉文《乾隆大藏经》刊印,以宣纸、折页方式装帧,既方便大德护法翻阅诵持,又方便保存时间久远。鸿才硕学,荟萃一堂,朝夕筹划,校勘鉴别,识断精审,括囊真俗,力求字字真如,语语实际,种种吉祥不可思,全藏共724函,7240册,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制作别具一格,庄严而不失生动。该版本为大字供养版,手工宣纸,配有函套。此版本为清代样式原样版,便于寺庙、家庭供养收藏。


手工工艺操作:
一.书芯加工流程:印刷半成品→理料(撞理)→(开料)折页→配页→检查理齐→压平→切书→齐栏→粘封面→包角→粘书签→印书根字。
二.书函加工流程:计算配切书函各料→涂黏合剂→组壳→包壳糊函→开槽→制销孔、销带、骨签→涂黏合剂→裱衬条→涂黏合剂→粘内衬纸→压平→自然干燥→粘签条。
三.套合加工流程:配册→检查→装函套合→包装→贴标识。


手工宣纸传承千年文明,汲取古今智慧,防腐技术也已纯熟,可防蛀防霉,就存于世,有“纸寿千年”之美誉。色泽自然,帘纹细密,韧性柔软,吸墨性佳,所印书籍,行格疏朗,字体端庄,墨迹清晰,淡雅莹洁。其工艺精美,古雅大方,为不少高僧大德、书画大家、文艺学者供奉收藏之佳品。
乾隆大藏经细节展示




  





现在开始接受预定,并且可享受相当大的优惠。
联系电话:15003111476 QQ:2075529993  河北省佛教协会印经部      
   
 楼主| 得大安生 发表于 2014-1-22 11: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本版信息说明:本站并不对此版块的信息进行核查,请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佛弟子当深信因果,不可发布虚假信息。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得大安生 发表于 2014-3-14 15: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本版信息说明:本站并不对此版块的信息进行核查,请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佛弟子当深信因果,不可发布虚假信息。
现在已经有一套印制完成,可以成本价请,联系电话:15003111476(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得大安生 发表于 2014-3-25 14: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本版信息说明:本站并不对此版块的信息进行核查,请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佛弟子当深信因果,不可发布虚假信息。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得大安生 发表于 2014-6-13 15: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本版信息说明:本站并不对此版块的信息进行核查,请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佛弟子当深信因果,不可发布虚假信息。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得大安生 发表于 2014-6-27 16: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本版信息说明:本站并不对此版块的信息进行核查,请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佛弟子当深信因果,不可发布虚假信息。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得大安生 发表于 2014-12-23 15: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本版信息说明:本站并不对此版块的信息进行核查,请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佛弟子当深信因果,不可发布虚假信息。
慈悲源于自性,无须半点矫揉造作,不是故意去讨好人,这就落于虚伪。人一天一天长成,慢慢会懂得其理,心里自然会生出慈悲,不用故意采取什么行动。故意慈悲,流于谄媚;故意不慈悲,又变成冷淡。太过犹如不及,凡事要行中道,即是无心无念。

——宣化上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4-29 13:23 , Processed in 0.0436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