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688|回复: 6

调整身体的窍诀---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

[复制链接]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1-6-11 12: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德高僧的教言,行者修持的过程其实就是净除身心障碍的过程。究竟而言,心法和色法是一非二;色身转化了则心必定见性,心证悟了实相则色身也会逐步净化。就圆满次第而言又分为有相圆满次第和无相圆满次第,脉气明点的修持属于有相圆满次第,主要是以色身转化和提升为契入,而大圆满以及禅宗之顿悟更多属于心法的修持。    但是脉气明点的修持也绝对离不开心法--菩提心、上师及传承的加持,正如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所说:“一个人生起嗔念,气脉马上起变化;如果他发起了大菩提心,心轮的脉结则很容易打开。等等。同样,气、脉、明点的修持,可以消除修行的障碍以增加定力。不象外道的气功只知道色法(气脉)的修持而没有心法的修持,其对色法的修持也是由执着心所臆造,或是偷窃密乘的修持方法,而不知修气、脉、明点关键是在上师和传承的加持力,没有这种加持,是很容易得到魔力加持的。所以其最终结果只是烦恼越来越重,甚至出偏着魔”。同样,即使不修气脉明点之方便法,在大圆满前行等修持如禅坐时也是离不开色身的调整的,如按照龙钦宁提之传统,每一座的修法前都要以七支坐来调身、以九节佛风来调语(排浊气)。    故行者不能以自己修持的是大圆满而看低了气脉明点等方便法,更不能认为修持大圆满法就忽略了七支坐姿等色身气脉之前行的调整,汉地大德说“欲降伏其心,必先降服其腿”,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也说:你不坐就别想成佛
   《莲师刹土云游记》有一段记载
    “听罢莲花生大师的开示,我(指伏藏大师多杰德钦朗巴)又继续追问道:“有人以为风脉瑜伽的修法对大圆满而言并非必需,还有人当它是迥异于大圆满的别道之法,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风脉瑜伽之修法?”
  莲师闻已随即回答说:“风脉瑜伽是生圆次第能得以增上的一个主因,行者因此很需要行持它,此法肯定不是别道之法。得风心自在者把风脉瑜伽之修法完全吸纳于自己的境界中,它实属一方便密法。”
  我接着问莲师:“那这种风脉明点瑜伽到底要如何修持呢?”
  莲师便耐心晓谕我说:“修持此种瑜伽时应自观身中诸脉以及四种加行风,同时务必依此方式尽量修持:‘阿’字观火、‘夯’字降下甘露并现前智慧。”
  我又问道:“这种修法有何功德?”
  莲师答以“此种修持方法可带来无量功德利益,它能帮助行者成就共与不共之悉地,我本人当初也是靠了修持风脉明点而获得无死长寿持明果位的。”
.............................................
《脉气明点的要义---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转载自 卓德巴姆仁波切博客   脉气明点的修行属于密乘圆满次第的范畴,有些修行者对这种修身的方法不屑一顾,认为佛法的重点在于修心。其实,众生的身、心是密切相连,互相影响的。
    修止观首先要调整身体的坐姿,按七支坐的要求打坐,然后用止的方法,平息身口意粗分的业,这是初步的修行。粗分的业是由身体造作的,它源于自心的无明,对境相分别执着,在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取舍。因此在修行中培养自制力,克制身体的造作可以减少我们的业。譬如你一时嗔心很重,可以修相对的慈悲心把心转移,尽量避免身口粗分的业。对于细分的业,即我们的习气,深藏在阿赖耶识的种子田里,要用观的方法来对治。
    在欲望面前你要有足够的自制力。看历史上那些才智过人、能战胜千军万马的英雄,往往战胜不了色欲的诱惑。在大刀面前决不低头的好汉,却拜倒在女人脚下。
    我们修行人也有生理上的反应。密乘讲人体中有一种生命的再造体,源自父母的红、白菩提,它们会在体内周期性地活动,形成生理的反应。但由于众生的无明,不明白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于是产生对性的需求。畜生道也一样,像爬虫类这么迟钝的众生,也能找到配偶,这不用教,它自然就会了。对此,小乘法怎样对治呢?当你觉得某个女人很好看,就把她观成骷髅或臭皮囊,这样就能打消你的贪心。有些人白天还可以转念,可是到了晚上一睡着,梦里就糊涂颠倒。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习性,有周期性,所以很难对付。如果修不净观也无法对治贪欲心,该怎么办?佛陀为此补充制订了很多戒律,如男女之间过午不能见面,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说话不能对着看,不能握着手,身体不能碰触等等。然而,对于贪欲习气特别重的人,身体再怎么相隔也隔不了他的心。
    在密乘中,身体上这些粗分的业是可以纠正的。由于是身体上的反应,要把身体调整好,但不能用捆绑等强制性的方法,不然对自身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密乘的见地与小乘是不一样的,不可以把色身以及生理的反应看成是不净的、邪恶的,所以在对治方法上,密乘与小乘有很大的差别。密乘各宗各派都特别注重调整身体,这是共同的要点,我们也再三强调金刚跏趺坐的必要性。学密法的人不会打坐,将难以成就!有人问“上师啊,打坐腿痛怎么办?”我只能说:“你不坐就别想成佛了。”要知道,金刚跏趺坐不是靠一天两天的工夫就能坐好,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采用金刚跏趺坐调整身体的过程中,最初我们会有一股热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从密乐轮生起的。密乐轮位于肚脐下四指处,即男女精血活动的地方。我们说生命的再造体在活动的时候会有一种反应,这种反应不是欲念,而是人体生理的奥妙。生命体系有再造力,说明身体里的精华犹在,是一种好现象。一般年纪越大,生命的再造力就越弱,而经常打坐的人即便到了年老还有明显的再造力,这证明打坐可以增强身体的机能。大部分修行人都有一种错误的知见,认为生理上的反应是业障,自己修行了这么长时间还有这种反应,可能白修了。有的僧人对我说:“上师,我出家受戒那么多年,为什么还有生理的反应,是不是业障太重?”其实没有贪欲并不表示不能有生理的反应。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经历这种反应,而且都在错觉中,因这些反应而产生贪染的行为。事实上,生理的反应与贪执的习性本身是两回事。
    人体的五脉轮中,密乐轮是密乘修行的重点所在,但有些修法并不传授,惟恐一些行者对乐的觉受产生误解。我们说瑜伽生理的反应越强,乐的觉受就越大,好比火越烧越旺,不会烤火的人会被烧伤,会烤火的人则受益更大。一些年纪稍大的人在双盘坐时,下行气一定要往上提才能有热。当热气逐渐进入中脉,顶轮的菩提甘露自然滴降,越滴越热,就像火与油,油滴得越快越多,火越旺,这叫拙火,拙火就是热的意思。修止到这时候才能生定,俗称拙火定,但这种定只是相对的定,还不是正定。正定是不退失的定,又称三摩地。噶举派特别注重修拙火,每个人垫着很大的布垫就开始修学。有的练出来了,可能跳到房顶这么高;有的腾起来时还要求把双腿散开,降下时再盘起来,就这样反复地练。我们对这些都不要求,只要双盘坐就可以了。
   在盘坐时,经常把下行气往上提,融入中脉,这样能消除嫉妒心;双手结平等印于脐下四指处,气往上一提一压,这样能消除嗔恨心;把脊椎伸直能消除愚痴;把颈部调节好能消除贪欲;眼睛微闭看鼻梁处,能消除傲慢心。调节身体的坐姿和气脉就有这些殊胜的功德。
     玛尔巴上师概括了禅修中身体坐姿的五种要义:如箭直立、如铁锚之钩、如方格之交叉、如铁链之捆绑、如铜锣般居中。
    第一、如箭直立
      这里讲的是脊椎伸直,如箭一样没有歪曲。为什么要求这样?是为了让中脉保持垂直,气和明点可以通畅无碍。如果身体歪斜、钩着或仰着都不行。我们说直心是道场,道心不直,法就不可能通达。同样的道理,中脉不直,明点就无法通达。关于中脉的说法,有的说是外白内红,有的说是外蓝内红,这只是观修的方便,其实中脉是无相的,看不到的。在打坐时,很多人看到自身有光,在死的时候也有出光的反应,身体还会缩小,这些与脉气明点的调节有关。从内皈依讲,中脉是本尊,气是空行,明点是上师,这三者是修行成就的方便。
     密乘讲人体有三大脉,即中脉、左脉、右脉。左右两脉辅助着中脉,如同身体不可缺少的两只手。中脉在顶轮处有三十二个脉结,就像一把撑开立置的伞,脉口是圆的,朝下。在喉轮处有十六个脉结,就像倒置的伞一样,脉口朝上。心轮处有八个脉结,八幅*轮其实是描绘心轮,像伞一样脉口朝下。脐轮处有六十四个脉结,是脉结最多的地方,像倒置的伞一样脉口朝上。密乐轮处有三十二个脉结,与顶轮数相同,像伞一样脉口朝下。脉结不是网状的,中间是空的。我曾请教过一些上师对于中脉的体验,有的说像晃动的感觉,有的说像粘住了一样,在打通中脉的时候会听到声音,有通脉的感觉。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缘起的脉没有相,却会动,会发出声响?这种觉受是妙不可言的,大成就者在修行中肯定有所体悟,这表明自身的坛城奇妙无比!如果仅从理论上分析,你会想不通,就像禅宗“心动幡动”的公案里,究竟是心动还是幡动?从道理上讲一般人都会说是幡动,真正来说却是心动,因为你的心如果不起分别,怎么知道幡在动呢?所以这些觉受,还是要靠个人在实修中去体会。
    第二、如铁锚之钩
    中脉是直的,大小如中指一般粗,左右两脉如麦秆一般细,走向与中脉平行直上,但到了两鼻孔处,走向就像弯钩。这样能令粗的气息与意识得以平息,粗的杂念不会出来。很多人感觉在观修时杂念纷飞,可以用这种窍诀来对治。
    第三、如方格之交叉
    金刚跏趺坐双腿盘起来的样子,就像方格一样方方正正地交叉,令身体稳固不动,这样能清除修行中的很多障碍,尤其能防止明点的漏失。
    第四、如铁链般捆绑
    长时间打坐的修行人都配有一条红色的禅修绳,也叫禅带。如果你白天、晚上都是双盘坐着,这条禅带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可以辅助膝盖往上拉的力量,还有拉直身体的力量,从而使身体保持固定的姿式,不会散架。
    第五、如铜锣般居中
    打坐前要把坐垫铺好,坐在上面不能太凉,密乐轮要往上提,肛门像铜锣的中心,始终往上提。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能使气往中脉里走,不往外、往下漏失。就这样脉气在运转,明点往上提,身体会有热、乐、舒服的感觉。这种初乐的感觉,就是生命再造体的活动产生的,男女之间的欲乐也是生命再造体的作用,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会因贪执而漏失明点。修行中对初乐的觉受是肯定的,但这只是起点,四灌顶中还会渐次出现初喜、胜喜、极喜、俱生喜等妙乐,就这样逐步地提升,最终证得空乐双运的本体。
    玛尔巴上师赞叹说,以上五种调整身体的窍诀是一切窍诀中最殊胜的方便。你只要如实地修,妄念会自然减少,昏沉、掉举也会减少,心容易得定。这就是身体的缘起,是一种修行的捷径,令你迅速证悟的方便。

gydz 发表于 2012-3-30 1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3-30 19: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swwn 发表于 2015-4-28 10: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5-1 15: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僧伽吒法门 南无僧伽吒法门 南无僧伽吒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5-2 21: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5-13 11: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僧伽吒法门 南无僧伽吒法门 南无僧伽吒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6-1 08:47 , Processed in 0.0774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