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立文字,以心灵的妙悟和瞬间的灵感达到光明的彼岸或者高明境界,这正是禅宗的一大特色。禅的真意在灵性的感悟和轻巧上。开悟的一瞬间,足以让人们超脱和陶醉,世间的负累和繁重那时全化为乌有了
				
			
		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提升和三宝的加被和护持。人类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饥饿者施予食物,对贫困者施予金钱。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				
			
		佛教的布施是抑制个人物质的贪著,从而获得心的进长。一个人如果想获得心灵上的进长,就必须无我地布施;如果他有强烈的回报欲望,就无法生起正念,导致他更加的贪婪,一个人应该经常伸出援手,协助那些需要协助的人,令他获得利益,令他快乐				
			
		“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隋·吉藏《法华玄论》:据说,“随喜”一切善事,是为了破除嫉妬心和有所得心。后称游览寺院为“随喜”。如唐·杜甫《望兜率寺》诗:“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				
			
		法施的功德是无漏无量的,七宝有相,身命有限,而法施如日月照破黑暗;如璎珞庄严自心,如甘霖解除久旱,如巨筏引度彼岸。  法施的功德是双重的,因为说法者以及听法者都有功德。				
			
		三福田之一。三宝也。在宝具无上之功德,自此生众生之功德,或众生供养之,则生无量之福报,故曰田。无量义经曰:“布善种子,偏功德田,普令一切发善提芽。”俱舍论十五曰:“功德田者,谓佛法僧,或胜补特伽罗,谓得胜果胜定。”俱舍颂疏十八曰:“佛及罗汉,名为德田谓具诸胜德,及亦能生一切有情胜功德故。”三藏法数十一曰:“功德福田,谓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具福报,是功德福田。”
				
			
		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
 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行善积德,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先人们默默地行善积德,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宽厚仁爱的文明,彪炳千秋万代。凤栖寺的筹建工作离不开广大社会人士的支持,感谢各位的随喜认捐
				
			
		  供僧功德: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供僧的功德,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大功德。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时时心清净,日日事吉祥
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